上洋村眾越崎嶇石澗祭祖-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上洋村眾越崎嶇石澗祭祖

2020-10-26
来源:香港商報

 早年遷港的客家人多聚居山區,亦因重視墓葬風水,祖先多葬在山上,經過幾百年的歲月,重陽祭祖的習俗仍然保持,在交通改善下,掃墓依舊艱辛。位處清水灣半島的客家村上洋村,子孫們在上周日拜祭祖先時,要走崎嶇山路一小時才抵達,其中逾半路段都是大石澗,數十參與子孫由3歲至82歲,未有畏縮。主持拜祭的村長述說祖先的經歷及輩份,冀後人明白「客從何處來」。

 上洋劉族五福堂子孫向十一世開基祖子玠公致祭。

 上洋村劉族村民到大山拜祭祖先,要走過崎嶇大石澗,遠方為相思灣一帶。記者 鄭玉君攝

 子孫們向大山進發,有的拿祭品,有的拿掃把準備清掃墓地。

 屬坑口十八條鄉村之一

 上洋村是坑口十八條鄉村之一,族姓劉。坑口的鄉村都是客家村,它們的形成與清康熙廿二年頒布「復界令」有關,清廷鼓勵廣東福建居民南移,開墾荒田,不少原居梅州、潮州、惠州地區客家人紛紛遷港,其時新界兩大平原(元朗和粉嶺)已被本地族群盤據,客家人唯有走進山區,包括在平地不多、擁有山脊的清水灣半島。

 據上洋村原居民代表劉敏財提供的資料,以及祖先墓碑文,劉氏由閩(福建)入粵(廣東)的開基始祖是劉開七(南宋年間),紀念他的劉氏總祠就是位於梅州興甯縣。其一脈傳至清十一世劉子玠。子玠生4子(其勝、其煥、其質、其琛),三子其質於乾隆年間隨父徙居於坑口上洋。其質生5子(振聲、振文、振用、振吉、振兆),這5房人的子孫就是現今上洋村的子孫骨幹(振用一脈已斷)。由5房子孫組成的五福堂,主理重陽拜祭太公墓事宜。

 備鐮刀掃把清藤蔓雜草

 今年祭祖吉日為10月18日星期日,由早上近10時至下午4時半,各房子孫浩浩蕩蕩地去拜祭開基祖清十一世劉子玠、十二世劉其質及其夫人曾氏。劉子玠墓地在檳榔灣東心壠,東心壠為土名,現今人只稱它為五塊田。由於土地有所發展及交通改善,私家車可開到墓地入口小路。記者隨村民抵達入口,然而極目所望也找不到墓地。上洋村居民代表劉啟康說,經一年時光,墓地已被藤蔓及雜草遮蔽了,所以大家帶備鐮刀、掃把,準備清理。他又表示,不少村落會在拜祭前找人預先清理,他們從前也是這樣,但近幾年變為到場清除,希望族人致祭時更投入。在十多名村民努力下,大約用了50分鐘,墓地周邊豁然開朗,無遮無擋,還見到一棵果實纍纍的木瓜樹。

 劉族子孫努力清理五塊田開基祖墓地周邊雜草。

 大山之墓路崎嶇,參與祭祀子孫較少,但仍有20多人。

 祭祖子孫中,82歲的劉華禎(左)年紀最大,輩份亦高,為十八世。

 現場出席的各房子孫近70人,年齡由4個半月的嬰兒至82歲的高齡老人,輩份由十八世至廿一世。主持儀式的劉敏財向他們述說祖先歷史。祭品則比較清簡,以乳豬代替金豬。原來上洋村用乳豬祭祖最少有20年,主要考慮到現今情勢,村民對燒肉的需求沒從前大,同時乳豬較輕便,當拜祭山上的祖先時,運送沒那麼辛苦。又因疫情緣故,拜祭後即場吃炒粉麵飯的慣例也免了。

 慎終追遠,由小做起。這名劉族小孩約3歲。

 走走歇歇1小時才到墓地

 到下午1時,20多名五福堂子孫(3歲至82歲)分別驅車到龍蝦灣路,停在大坑口附近一處山徑入口。這條山徑可通到坐落大山(土名)的十二世劉其質及其夫人曾氏的墓地,但沿途崎嶇不平,有很多大小石頭,逾半路段更要走在大石澗,有些石頭有半個成人身高,要手腳並用攀上。當走至高處,可眺望相思灣一帶,風光優美。大家走走歇歇,差不多用了1小時才到墓地。部分人即第五房振兆後人先轉到另一山頭,拜祭振兆夫人鄭氏。

 其質公及其夫人曾氏之墓曾於2001年重修。當年須動用直升機吊運材料到山頭才得以施工。而墓誌說出重修因由。原來劉其質原先葬於靠山面海的大徑(土名),日軍攻港時,英軍於墓前建炮台駐兵防守,因而遭受破壞,近年則受樓房發展影響,因此須遷葬與夫人同墓。而之前曾氏之墓於嘉慶年間(1813年)曾重修,近二百年間亦受風雨侵蝕影響地基和墓碑。

 在回程期間,大家在一處較多平坦石頭的水澗分享祭品,其樂融融,所有垃圾放在大袋內帶走,以免影響祖先安息之地。(記者 鄭玉君)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