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菴村150年瓦窰成網紅-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大菴村150年瓦窰成網紅

2020-06-04
来源:香港商報

  瓦窰內部外望,構圖獨特,難怪近日成為打卡勝地。張育文提供圖片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鄭玉君報道:大埔林村鄉一座逾150年歷史的瓦窰,近日成為「網紅」,不少人到此一遊並打卡。 原本瓦窰被草叢遮掩,現在卻中門大開,村民憂會受到破壞,計劃在入口附近豎立告示牌,簡介瓦窰歷史,籲遊人要小心愛護歷史建築物及周遭環境。

  疫情期間遊人紛至沓來

  該座瓦窰位於林村鄉大菴村。大菴村是張姓客家村。據村內張氏宗祠重修碑誌載,張氏祖先在明末清初(1647年)從廣東的五華搬到大帽山,至17世紀選址現時大菴村建基立業。記者在該村原居民張振邦帶領下訪瓦窰。入村後,走至村尾,經過一些廢屋後很快就找到。經過時日洗禮,瓦窰門口已破爛不少,形成一個大洞,洞邊更堆積黃泥,這情況在窰內亦一樣,泥土掩蓋大部分地面,未被掩蓋的部分,可發現有一定深度。窰頂為圓拱形,有圓孔口,據知用途為通風冷卻,牆身中間部位分布幾個洞,應是入燃料位。在瓦窰外邊有一條已被開出來的小山路,可走到瓦窰頂部,從圓孔口俯瞰窰內情況。

  張振邦頭頂的圓孔口,據知用途為通風冷卻。記者 鄭玉君攝

  張振邦是已成立6年的林村文物搶救隊的隊長,關注鄉內歷史文物情況。他說,在疫情爆發前,大菴村瓦窰沒人探訪,連村民也不會去,因為洞口都淹沒在草叢中,但後來即大約1、2月期間,茂密草叢被行山人士清理,自此愈來愈多人到來,3、4月份是高峰期,周六日每天有近百人。

  瓦入口比人還高,頂被草叢佔據。

  最先為張廷昌祖燒瓦用

  據他翻查的資料,這座瓦窰由張廷昌祖所建造,建於19世紀的60年代,距今最少150年,大約在1910年左右停止運作。「張廷昌共有8個兒子,有一兩個兒子在馬來西亞賺到錢,回到鄉下大菴村買田地起屋,起屋要用瓦,所以因地制宜(村中河邊有造瓦黏土),索性做個瓦窰,自己燒瓦自己用,瓦窰亦有紀念父親之意義。」瓦窰最先為張廷昌祖8戶人燒瓦用,燒多了的,分給其他村民,也有小部分賣到附近龍丫排村、大菴山村和坪朗村。瓦窰亦有燒製少量青磚。現時村中仍見到瓦窰的「產品」; 4間並列歷史逾百年的村屋,便是用上瓦窰的瓦做頂,它們是昔年由美國回來的村民建造,每間屋頂都是17坑,顯示財力十足,比標準的11坑,屋子大得多。

  張振邦說,瓦窰燒製的瓦有需求,因為除了初期建造原因,起好的屋每隔數年要執換瓦頂,以防漏水。不過運作了數十年後停止。張指,大菴村地方不大,後人繁衍增多後也要搬往大埔,相信因此最終不再燒瓦。上世紀初仍是農耕年代,瓦窰頓成為儲物所,主要放置肥料。今年60多歲的張說,自己小時候幫家裏看牛種田,趁空隙時與其他小朋友到瓦窰一帶捉迷藏。

  村民計劃豎告示牌呼籲

  張育文(前右一)3月中與村民視察瓦。他說,暑假前會豎立告示牌,講述瓦歷史,並呼籲遊人要愛護文物及環境。

  今年20多歲的大菴村居民代表張育文亦說,小時候有到瓦窰捉迷藏,那時草沒那麼多,而其時不知道那座建築物原來是瓦窰,直到它成為網紅後。他指,疫症高峰期時,多了很多行山客、單車客入村訪瓦窰,而瓦窰接近民居,事後亦發現在一些村路有垃圾如口罩遺留,有村民曾對此表示不滿。他說,對瓦窰開放參觀持開放態度,但要好好保護,計劃在村內設簡單的瓦窰方向指示牌,在入口附近豎立告示牌,講述瓦窰歷史,並呼籲遊人要愛護文物及環境。

  六德書室已變得殘破,有村民希望重修。

  另外,與瓦窰相距不足10分鐘步程的六德書室,也受到遊人關注。張振邦說,六德堂是由六名屬兄弟關係的祖先成立,以維繫族人,張廷昌便是六德堂其中一名兄弟的後人。六德堂子孫注重教育,於19世紀末興建六德書室。書室不是附設於祠堂或祖堂,而是獨立的兩層建築物,風格是歐陸式,上層用來教學,下層是廚房及宿舍,供遠道而來的師生留宿。張說,這書室是林村鄉內最大的,師資優良,聘用縣城即深圳南頭的先生來教,當年吸引遠至大埔、大美督的有錢子弟來讀書。1950年林村公立學校創立後,書室不久就關閉。70年代曾辦了幾年幼稚園。書室落成百多年來從無進行大型維修,現在已變得殘破,有村民希望它會重修,重現昔日光彩。

[责任编辑:肖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