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建文物徑 振荒蕪村莊 赤徑村冀保育發展並行-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研建文物徑 振荒蕪村莊 赤徑村冀保育發展並行

2018-08-06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周駿報道﹕新界鄉議局教育康樂及文化委員會、香港地方志辦公室,於近日假鄉議局大樓主辦「振興赤徑村研究計劃」啟動典禮。該項目發言人介紹,該計劃探討以赤徑為中心,建立赤徑抗戰文物徑,藉以在青少年中更有效地推動歷史及國民教育。同時,探討以赤徑鄉村活化兼顧保育和發展,發展旅遊和康養事業的路徑,並通過文物保育、歷史教育和開發利用三者結合,將赤徑建設為振興新界荒蕪村莊示範區。該項計劃從今年7月至明年6月結束,為期1年。有赤徑村村民表示,希望借是次研究計劃,讓政府知道赤徑村面對的困難和需求(主要是興建一條道路入村),同時亦可讓市民知道,這條鄉村在抗戰期間作出的歷史貢獻。
 
  抗日游擊隊重要據點
 
  7月17日,「振興赤徑村研究計劃」項目顧問、鄉議局主席劉業強致辭表示,很高興出席該項計劃啟動典禮,他在擔任該局主席時探訪27條鄉村,看到偏遠鄉村無基建設施。今年4月,他親自帶領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等一行近20人,由西貢北潭路的屋頭村出發,步行往土瓜坪和赤徑村,實地了解偏遠鄉村的荒廢情況及村民之苦況。
 
  他介紹,根據清朝嘉慶年間編製的地方志《新安縣志》記載,赤徑村於1819年已經存在,距今近200年。該村背山面海,環境非常優美,現時仍保留19世紀建築的天主教聖堂「聖家小堂」和宿舍。抗日戰爭期間,赤徑村成為香港抗日游擊隊的重要據點,其中東江縱隊港九大隊,便曾以「聖家小堂」為常駐地,並且在村內及附近地方設立臨時戰地醫院,可見村民在抗戰期間貢獻良多。
 
  倡發展影響較低設施
 
  劉業強表示,該局最近與香港地方志辦公室展開為期1年的研究計劃,探討以赤徑為中心,建立赤徑抗戰文物徑的可行性。他指出,鄉議局多年來一直倡議善用偏遠鄉村及其周邊土地,發展對環境影響較低的公共設施,例如優質安老院舍,青少年外展訓練中心等。
 
  該計劃項目負責人之一、香港地方志辦公室主任劉智鵬教授稱,他在年青力壯時曾去過赤徑、鹿湖兩次,印象深刻,除山明水秀之外,還有濃厚的鄉村歷史味。他指出,赤徑在歷史上有兩個重大事件,一是赤徑與新界東面其他鄉村一樣受宗教影響,赤徑村完整保留天主教堂是一個重要的特徵;再加上近期發現的村史中,記載抗日期間赤徑曾是東江縱隊港九大隊常駐地。是次「振興赤徑村研究計劃」探討以赤徑為中心建立赤徑抗戰文物徑,藉以在青少年中更有效地推動歷史教育和國民教育。同時,探討以赤徑鄉村兼顧保育和發展,發展旅遊和康養事業的路徑,並通過文物保育、歷史教育和開發利用三者結合,將赤徑建設為振興新界荒蕪村莊示範區。該計劃從今年7月開始至明年6月結束,為期1年。
 
  爭取建道路接駁入村
 
  西貢北約鄉委會執委、赤徑村村代表范房生表示,希望借是次研究計劃,讓政府知道赤徑村面對的困難和需求,主要是建一條道路(非行山徑)接駁到赤徑村,這一直是村民在爭取的工作,通過這項活動,以期讓市民知道,這條鄉村在抗戰期間作出的歷史貢獻。當日,中聯辦新界工作部張肖鷹副部長(巡視員)、項目負責人西貢北約鄉委會主席李耀斌,顧問新社聯會理事長陳勇、鄉議局執委羅叔清、香港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劉蜀永教授,項目贊助人鄉議局當然執委鄧楊詠曼、顏寶鈴,該局顧問王庭聰,原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老游擊戰士聯誼會會長林珍、東江縱隊研究會會長尹素明、東縱老戰士後代、村代表和村民共計50餘人出席活動,以示支持該項研究計劃。
[责任编辑:李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