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紳與棕地持份者紛表不滿 元朗南發展大綱尚無共識-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鄉紳與棕地持份者紛表不滿 元朗南發展大綱尚無共識

2017-09-18
来源:香港商報

由大欖郊野公園俯視的元朗南,將發展為元朗新市鎮的擴展部分。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周駿報道:特區政府以解決房屋問題作為工作「重中之重」,8月8日公布了歷時5年公眾諮詢的「元朗南建議發展大綱圖」(簡稱:大綱),當區人士和鄉紳對政府解決民生問題,發展元朗南表明支持,惟鄉紳、棕地持份者對大綱發展區內涉及224公頃土地,其中有100公頃是棕地範圍,僅預留11公頃土地作為遷徙棕地的工場規劃方案感到極度失望和不滿。他們指出,在棕地和安置貨倉問題上政府未接納區議會去年底動議,「要求政府原區安置貨倉和先解決交通問題,才發展元朗南土地」的訴求。有鄉紳斥責政府固執己見,未尊重棕地持份者訴求,故不會支持該項政策,更擬於9月下旬的鄉議局議員大會提議支持訴求的動議。官方回應稱,希望預留11公頃土地可以發展為多層式大廈或露天貨倉的地方,此理念是要整合棕地的發展。

徐位建表示,元朗南發展大綱應與棕地安置研究報告同步實施。 記者 周駿攝

  徐位建:倉庫物流業者被忽略

  當區鄉紳和棕地持份者就大綱所指,元朗南發展項目將利用棕地(約100公頃)構建綠色社區,新界倉庫及物流業經營者協會主席徐位建表示,對此極度失望和不滿,政府只收地起樓解決「重中之重」的房屋問題,其他行業就不用做。該項目沒有在原址留下一吋棕地給持份者做貨倉,棕地持份者賣地的錢都買不起樓,他們怎會賣地?政府收地、搬遷的賠償方案又看不到,他認為大綱應與棕地安置研究報告同步實施。

  徐位建憶述,十八鄉露天貨倉經過40年演變而來,1970年代曾為豬場,最多時有30個豬場,1980年代隨環保要求減少汙染,開始淘汰傳統養豬工作,豬場數量逐漸減少,豬場開始轉為地下養豬、上方則是吊倉,村民後來更利用荒廢田地做貨倉物流,部分業主更不惜落重本投資,至今仍未回本。

  指千餘個貨倉涉及數萬人生計

  事實上,公庵路露天貨倉現時佔地共1000萬平方呎,倉主或業主在前期投資搭倉少則100萬元,多則300萬元,現時建有千餘個貨倉,總投資有幾十億元,如果以一個貨倉聘請5名員工計算,至少涉及5000個家庭、數萬人的生活,貨倉從業人員來自元朗、天水圍、九龍甚至港島地區。

  徐位建稱,當初新界東北、粉嶺許多貨倉被政府趕到公庵路,公庵路貨倉已成新界最後一個大倉。如果政府再迫遷,倉主們無路可走,只有跳海。他坦言,大部分業主不想政府賠償,寧願維持現時自給自足的收租生活,希望政府體恤民情,盡量做到「不遷不拆」,另外,即使公庵路從業者遷往異地元朗南唐人新村(11公頃作為遷徙棕地的工場)、洪水橋發展區的新貨倉重操舊業,但會面臨昂貴的租賃倉費,而且是「僧多粥少」,因當村從業者和外村(公庵路)從業者對貨倉地的需求量遠大於政府擬預留的11公頃,這將是一個最大的問題。

梁福元提議,保留目前「其他指定用途」地帶內的露天倉庫。

  梁福元提3點建議保留部分倉庫

  元朗區當然議員、十八鄉委會主席梁福元指出,元朗南(公庵路)有千多個貨櫃場,他提出3點建議,促規劃署盡量保留目前「其他指定用途」地帶內的露天倉庫,將楊家村的荒廢農地改作倉庫用地,並擴大毗鄰大棠路以南現有倉地,故元朗區議會已於2016年11月26日動議「要求政府原區安置貨倉和先解決交通問題,才發展元朗南土地」訴求。有鄉紳包括梁福元斥責署方固執己見,未尊重棕地持份者訴求,故不會支持該項政策,更擬定於9月的鄉議局議員大會提議支持訴求的動議。

梁志祥表示,政府拓展地區發展,當區人士理應支持。

  日前,規劃署助理署長張綺薇表示,100公頃的棕地範圍,當中有露天貨倉、工場及貨場等,在規劃上會預留11公頃地方,毗鄰元朗工業區一帶,叫就業帶,希望11公頃土地可以發展為多層式大廈或露天貨倉的地方,此理念是要整合棕地的發展。

沈豪傑希望明年政府公布棕地安置研究報告能有解決方案,有利元朗南項目發展。

  地區領袖撐發展盼酌情調整

  對於政府發展元朗南,有元朗區議員表示理應支持,指大綱規模亦有正面影響,其中保留鄉村部分常耕農地作為「田園地帶」,鼓勵耕者有其田,而將部分「元朗明渠」改造為暗渠,以鋪路擴展地面空間。有區議員建議,在交通方面,重新研究接駁元朗南的深港西軌,以減少對元朗市中心交通構成更大壓力,同時,新增商廈以吸納大灣區及內地企業在元朗南設辦事處,亦可提供中高層次的就業職位。

  梁志祥:解決民生問題理應支持

  政府規劃署和土木拓展署公布大綱指出,元朗南將發展為元朗新市鎮的擴展部分,擬提供約2.85萬個單位,可容納約8.8萬人,並將提供多項市政設施,可創造約1.05萬個就業機會。民建聯元朗區議員梁志祥表示,政府拓展地區發展,解決民生問題,當區人士理應支持,就大綱將公私營房屋比例由原本60%比40%,改變成61%比39%,其公營房屋比例略為增加,地區人士不再堅持既定減公屋量的立場,對於大綱5個規劃區之中項目,擬保留鄉村部分常耕農地(約10多公頃)作為「田園地帶」,鼓勵耕者有其田,有其正面影響。

  梁志祥同時指出,大綱仍有改善空間,鄉紳人士希望將大棠路、公庵路明渠全部改造成暗渠,鋪路以釋放路面空間,惟署方基於環保、水利考量,僅將部分明渠改造成暗渠。另外,大綱將元朗南道路、環保運輸接駁元朗公路,當地人士擔憂過於依賴元朗公路。現時這條公路每到繁忙時段車流量飽和,隨該區新增人口至8.8萬人,居民出行,令元朗大路更加逼迫。

  沈豪傑:應安置棕地業者再就業

  元朗區議會主席沈豪傑表示,發展大綱在交通方案有新意,其中,將公庵路接駁至十八鄉路,惟大綱看不到如何安置棕地從業人士的再就業,希望在明年政府公布棕地安置研究報告能有一個解決方案。元朗區議會地區設施管理委員會主席李月民議員表示,元朗南提供所需的基礎設施、公共、商業和社區設施。除了要強化包括街市、商場及文娛康樂配套設施外,還要新增商廈吸納大灣區及內地企業在元朗南設辦事處,以提供中高層次的就業職位,避免重蹈天水圍有住所無就業。在交通方面,重新研究接駁元朗南的深港西軌,以減少對元朗市中心交通構成更大壓力。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