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政各界追悼呂烈 讚揚貢獻社會-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鄉政各界追悼呂烈 讚揚貢獻社會

2017-07-27
来源:香港商報

呂烈追思會簡單而莊嚴。特約記者 梁美儀攝

  畢生推動大嶼山教育民生

  鄉政各界追悼呂烈 讚揚貢獻社會

  【香港商報網訊】「鹹蛋先生」、「澳督」的暱稱背後講述了一個五十年代大學生畢生為大澳鄉民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就是6月4日仙遊的香港離島各界協會榮譽主席——呂烈。於7月19日的追思會上中聯辦新界工作部副部長謝錦文在悼念中讚揚呂烈心地好,甚具長者風範,60多年來在離島默默耕耘,培養大批傑出人才,為香港社會作出很大貢獻。

  香港商報特約記者 梁美儀

呂烈與太太(右二),好友劉焯榮(左一)及成員參加寶蓮寺興建的首間希望工程——廣東雲浮市新興縣六祖學校落成典禮。

  中聯辦新界部部長劉林,離島政務專員李炳威、寶蓮寺代表及各界人士共200多人出席了呂烈追思會。追思會中央放有呂烈一幀彩照,上方掛一幅寫有香港離島區協會呂烈先生追思會的白底黑字橫額,下放一束鮮花,布置簡單而莊嚴,恰如離島區議會副主席余漢坤形容呂烈:一生清廉,為人低調,與群眾同甘共苦。

  追思會上呂烈的生前好友及各界代表從教育、宗教、民生鄉政等範疇悼念。

2000年9月工聯會酒會上,呂烈(右一)與前中聯辦主任助理王如登(左一)、寶蓮寺釋智慧法師(左二)及工聯會前內地諮詢服務中心任總主任蘇萬興(左三)合照。圖片蘇萬興提供

  大澳辦學推廣愛國教育

  1926年在汕尾海豐出生的呂烈,經歷戰亂後長居香江,知道無國便無家,他決然放棄新聞傳媒工作,到偏遠的大澳推廣愛國教育。

  稱呂烈為「老呂」的大澳鄉委會主席劉焯榮,謂他倆為「甲子戰友」,五十年代初相識於大澳鹽業工會,當時老呂除是工會書記外,亦辦學校親自教工友及街坊子弟讀書識字。當時新中國剛成立,辦愛國教育的老師要承受巨大的政治壓力,上一任的老師已被遞解出境到澳門,老呂亦被港英政治部審查,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中,老呂並沒有退縮,不但辦日校還辦成人夜校。當時漁民子弟出海早出晚歸,通常晚上9時才來上課,所以要11時半後才下課,每天如是,老呂從沒半點怨言。漁民子弟和鹽工的生活十分清貧,交不起學費,他們以自養的家鴨生下的鴨蛋,醃製鹹蛋送給這位老師當學費,老呂每天以鹹蛋飯,「鹹蛋先生」之名由此而來。

  一生清貧與鹽工共甘苦

  那年代大澳無水、無電、無電話,交通更是有入無出。每日來回各有一班船,早上7時由大澳開出,4小時航程,11時才到中環,下午2時由中環去大澳,晚上6時才到達。老呂與鹽工住在一起,他住在閣樓,無房無床,每次都要坐爬進去,當時老呂已有家室,他如此清貧,難得的是有太太在背後默默支持。

  劉焯榮說,其實老呂有許多機會離開大澳,七十年代末,大澳鹽業式微,鹽業工會及學校即將結束,他不但沒有離去,反而創新另一模式服務坊眾,以集資合作社方式,創立澳聯公司,以零售和批發方式經營糧油雜貨,既方便居民,又可為居民提供通訊聯絡站,他與轉型的鹽工賺取微薄的薪金維持生活,推銷國貨至東涌長洲等地。1973年他組織大澳居民聯誼會,為居民鋪橋搭路,改善民生設施,並與大嶼山四個鄉加強溝通。

  當時梅窩有小台灣之稱 ,他就以梅窩為中心,打開各界團結局面。慶祝十一國慶聚餐由70年代4圍發展至現時過百圍。大澳居民聯誼會和漁民互助社能有自置物業,是他70年代建議買入的。

呂烈(前排右一)在回歸前與前抗日港九大隊大嶼山中隊戰友參觀天壇大佛。圖片由呂烈家人提供

  工運前輩贏「澳督」美譽

  工聯會理事長吳秋北悼念時指呂烈叔是一個十分令人敬重的工運前輩。他的精神對於六十、七十年代入職各工會、工人醫所及勞校的畢業學生影響至為深刻。

  由於他數十年來紮根大澳,對大澳一草一木、鄉土人情皆瞭如指掌,所以「澳督」之稱,不脛而走。

  此外,他與寶蓮寺及香港佛教界結緣,其後成為入世居士。多年來,他協助寶蓮寺在全國各地籌建希望小學達300多家,造福貧困失學青少年無數。八十年代中期,呂烈叔更開始為寶蓮寺籌建天壇大佛而出謀劃策,四出奔走。天壇大佛終於在香港回歸前落成,帶動大嶼山的旅遊業發展,令大澳從一個小小漁村躍升為香港今日一個重要的旅遊地標,呂烈叔對促進香港及大澳經濟發展功不可沒。

  辦「海會雲來」籌建天壇大佛

  另外,余漢坤憶述1988年呂烈以天壇大佛籌委會秘書的身份,聯結海內外著名書畫家、影視紅星,發起「海會雲來——名家書畫展、紅館大型義演」,為興建大佛籌募經費。呂烈積極扶持愛國愛港人士參政議政,成就了無數社區領袖、鄉事會主席和區議員,自己卻永遠守候在成功人士的背後,為他人鼓掌。

  呂烈追思會委員會由80多人組成,主席為離島區議會主席周玉堂,主席團成員35人,包括陳序臻、譚耀宗、陳婉嫻、羅成煥、鄭耀棠、潘江偉、羅叔清、林淑儀、曾德成及陳勇等。委員包括周浩鼎、李桂珍、鄧家彪、鄺國威及蘇萬興等。

[责任编辑:朱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