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祥:經濟民生問題仍需改善-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梁志祥:經濟民生問題仍需改善

2017-06-16
来源:香港商報网

 

  梁志祥(左)讚行政長官梁振英(中)能對社會問題對症下藥。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周駿報道:新社聯以愛國愛港,擁護《基本法》,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為宗旨之一,在今年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立法會議員、新社聯會會長梁志祥表示,香港回歸20年的根本變化是實行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方針,特區政府的管治班子,特別是行政長官是由港人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任命,而非港英時期由英國委派官員管治香港,故今時特區政府在管治、管理及民主程度更加開放。回歸初期經歷過金融風暴、沙士的雙重打擊,但在國家大力支持下,經濟復蘇速度較韓國、新加坡快。過往特區政府冀以高科技產業作為經濟新的增長點,惟反對派為其政治企圖罔顧香港發展予以反對,而圍繞傳統產業下的經濟發展雖未停止,但貧富懸殊造成的社會分化與政治爭拗交織下的「佔中」事件。他指出,反映解決民生問題刻不容緩。

  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早前與新社聯成員交流。前排左起﹕陳勇、林鄭月娥、梁志祥、張學明。

  現時管治更民主更開放

  今屆連任新社聯會長梁志祥表示,從幾個方面看香港在20年變化和發展,相對回歸之前,香港回歸後實行的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的方針,在政治方面,香港特首由港人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特區政府的管治班子而非英國委派官員管治香港,從這個角度看,現時管治班子比英國委派管理的好處是民主更加開放,雖然回歸後的經濟上有起有落,如金融風暴,沙士等事件對香港衝擊很大,在香港政府倡議、國家的支持下,開放內地居民「自由行」,大概1年時間,香港經濟已經有起色了,比起「亞洲四小龍」的韓國、新加坡及台灣的經濟恢復得快。近期的本港經濟發展亞洲主要城市中,香港不算發展得很好,不過,本港經濟增長速度與韓國、台灣比較不算慢,整體經濟都仍然暢旺。但他看到香港港潛在的問題。

  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右五)在中聯辦副主任林武(左五)陪同下,會見了新社聯主要成員等。

  批英國人不作為不發展

  梁志祥指出,在回歸前,英國人在撤離香港前曾有一個玫瑰園計劃,興建一個新機場好似對經濟有幫助,其實,其他發展不搞,包括高科技的發展,英國人的不作為,令香港落後於世界科技發展的大時代,回歸20年期間,特區政府雖然有意推動高科技產業發展,但受到反對派干擾,令香港經濟得不到尖端產業支撐,發展乏力,反觀,內地改革開放如火如荼,香港以人手為主的製造業轉移到內地,沒有了製造業,科技創造業,香港僅依賴服務、金融、航運、地產及旅遊等行業支撐,不足以令香港踏上新台階,令香港經濟基礎越來越薄弱,被迫之下,單一地產業發展,造成貧富懸殊的社會分化與政治爭拗交織下的「佔中」事件,而阻礙香港經濟全面發展成因除了反對派,回歸前港英當局的不為之同樣是難辭其咎 。

  梁振英執政能對症下藥

  梁志祥指出,特首梁振英執政時期看到問題所在,開始「對症下藥」,推行包括創科及其他行業措施,但都被人扣以有利益衝突,制衡這些措施推行,這些香港施政面臨的難題,但他堅信有國家的支持、提攜,令香港還能夠向前發展,最終找到一條經濟發展之路,而很重要的是香港人要自己珍惜自己,珍惜自己的特區政府,得來的「一國兩制」,不要整天爭拗是一國好,還是兩制好。第二點,是相信中央政府,道理簡單,不相信中央對香港抓緊些,而從國家層面看,只要搞好內地各省市發展便可,為何非要為一個香港搞「一國兩制」,目的就是希望香港充分用好「兩制」之利,同時,能夠堅守「一國」之本。

  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右)在北京接見了新社聯會長梁志祥一行。新社聯提供圖片

  斥反對派推翻政改方案

  梁志祥指出,社會有人講國家用手段侵蝕香港,又如何,這些人最多只能講(香港)沒有自由、民主,但現時是,香港有民主的循序漸進方式的「政改方案」,但被反對派反對掉了(令有300萬選民不能參與投票),即使反對派稱「八三一」方案不好,可以有時間再改,但反對派一概反對,非要求一步到位。故梁志祥直言,目前有許多對香港發展有很大阻力的人,其目標不是盼香港好,而是盼香港亂了之後,搶香港管治權,沿襲英國在香港管治,這是他們的心態,成為除了英國之外,歐美代言人,而歐美一些國家亦希望利用香港制衡中國經濟發展,迫中國同這些國家合作,而真正為香港好則一定要團結。想香港好,但不能頂爛個香港經濟,西歐政黨之間也有不同政見,但不好以搞亂國家和經濟為出發點而成為歷史罪人。

[责任编辑: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