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水域珊瑚生長健康穩定-香港商报
首页 > 新闻专题 > 新界专刊 > 新关注

港水域珊瑚生長健康穩定

2016-12-16
来源:

   普查第20周年 專家報告喜訊

  港水域珊瑚生長健康穩定

  【香港商報訊】記者黃文俊報道:香港珊瑚礁普查已進入第20周年,最新調查顯示,本港水域的珊瑚生長健康穩定。 不過,調查發現海下灣磨州珊瑚覆蓋率錄得顯著下降,一些地點則有輕微白化現象,但影響僅局限於個別地方。 當局已委託香港大學的珊瑚專家,探討成因及進行珊瑚復修的研究。

  ●750名義務潛水員參與

  珊瑚礁普查屬於一項全球計劃,為促進珊瑚礁的可持續管理而推行。香港珊瑚礁普查基金於1997年首次在香港舉辦珊瑚礁普查,漁護署自2000年起與基金攜手合作進行普查。 一直以來,香港珊瑚礁普查得到不少愛好潛水的人士支持,使參與的義務潛水員及隊伍數目歷年屢創新高。今年有超過750名來自不同界別的義務潛水員組成68隊潛水隊參與。為紀念香港珊瑚礁普查20周年,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頒發特別設計的紀念座予參與隊伍和科學家,表揚他們為香港珊瑚礁普查作出的努力和貢獻。

  「珊瑚礁普查2016」於6月展開,為期4個月,範圍涵蓋香港東部水域最多珊瑚生長的地方,由北面的東平洲一直伸展至南面的果洲群島,包括多個具重要生態價值的地點。33個普查地點中,9個位於海下灣、印洲塘和東平洲的海岸公園內。

  ●海下灣磨州覆蓋率下降

  本年的普查結果顯示,整體而言,本港水域的珊瑚生長健康穩定,生物品種豐富。各個普查地點所錄得的珊瑚覆蓋率由9.3%至82.8%。錄得相當高珊瑚覆蓋率(超過50%)的地點有19個,當中以橋咀洲北錄得的珊瑚覆蓋率最高(82.8%)。調查亦發現海下灣磨州珊瑚覆蓋率錄得顯著下降,一些地點則有輕微白化現象,但影響僅局限於個別地方。漁護署發言人表示,因應磨州的珊瑚群落的情況,署方已委託香港大學的珊瑚專家,探討成因及進行珊瑚復修的研究。

  普查亦有進行「珊瑚檢視」,根據特定的珊瑚健康監察表,量度珊瑚色素的濃度,以評估珊瑚的健康狀況。在八個進行了評估的地點,其珊瑚色素的平均指數為4.11(指數範圍介乎3.65至4.67之間),結果與去年(4.23)相若,遠超於一般平均值(3),顯示珊瑚健康狀況良好及持續穩定。

  ●20指標品種均全數錄得

  珊瑚礁普查的方法及搜集數據的模式均依照現有國際標準,除了記錄珊瑚覆蓋率和健康狀況外,潛水員亦要記錄預先訂定的指標品種(包括20種魚和無脊椎動物)。這些數據有助評估珊瑚礁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及整體健康情況和轉變。這次普查中,大部分地點所錄得的品種數目都很多。而20個指定指標品種均全數錄得,最常見的包括海豬魚、石斑、蝴蝶魚、海膽、海參及寶貝螺。

[责任编辑: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