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02
畅游湖湘胜景 品读湖湘文化
时间:2017-06-20 来源:香港商報網

 湖南民俗風情錄

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湘中唯一的物种基因宝库。.jpg

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是湘中唯一的物種基因寶庫

領略了武陵源的奇峰峻嶺,亦可探尋丹霞之魂、壯美崀山;徜徉過魅力湘西、煙雨鳳凰,亦可賞“壺瓶飛瀑布,洞口落桃花”。澧水、沅水、資水及其支流在大湘西的高山裡橫衝直撞,與奇峰險壑共同造就了張家界大峽谷、矮寨大峽谷、夜郎穀、虎形山大峽谷、金鞭溪等或溫柔或野性的峽谷深澗、高山平湖、溪流石瀑,美得獨一無二,美得恍如仙境。

看遍了山水風情,再去感受人文民俗。湖南是中國西南少數民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聚集了土家、苗、侗、瑤、白等少數民族,千姿百態的各民族風俗,構成了一本多姿多彩的湖南民俗風情錄。

土家探源

每一個民族都有根,有發源地,那個地方根植在你的心中,神聖而溫暖。湘西土家兒女也不例外。

  保靖縣八部大王廟遺址是土家發源的文化地標。這座廟宇位於首八峒村內,建於清乾隆二年。傳說土家先祖在酉水流域建立了八個部落,為保持部落間的統一,就由德高望重的領頭人“涅殼賴”來統管各部落,人稱“八部大王”。如今,歷史已經逝去,這處遺址也成為了湘西州唯一的八部大王廟遺址,每年前來祭祀的土家兒女絡繹不絕。

  永順縣雙鳳村是土家茅古斯、擺手舞的發源地。雙鳳,自李唐建村,曆二百餘代,兩千多年,一直保持著最傳統本真的面目,是中國土家族文化之根源所在。從這裡流傳出去的土家茅古斯、擺手舞被稱為“人類戲劇活化石”,是湘西大地上的土家先民“畢茲卡”日常的舞蹈。茅古斯,與其說是一場歌舞,不如說是一個古老民族與天、地、神、祖的一次虔誠對話。擺手舞,則是對土家生產、生活、征戰場面的再現:有表現打獵生活的“趕野豬”、“拖野雞尾巴”等;有表現農活的“挖土”、“種包穀”等;舞姿粗獷大方,剛勁有力,節奏鮮明。

  如果你對古法造紙術感興趣,永順縣勺哈鄉洞坎村絕對可以滿足你的要求。這個村子的造紙工藝一直沿用古代造紙技術,堪稱造紙術的“活化石”。居住在這裡的農戶們,幾乎每家每戶都會這種技藝。放下一切,在這裡住上幾天,說不定你也可以學會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呢。

  在這裡,還可以欣賞到“青苗龍”表演,村民們在稻穀插秧以後,用去年的稻草紮成草龍,敲鑼打鼓沿著村莊舞龍,祈求上蒼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侗苗風情

侗族同胞庆祝芦笙节。.jpg

侗族同胞慶祝蘆笙節

 

 “飯養身,歌寬心”。位於懷化的地筍苗寨,是“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歌鼟發源地,“歌”是這裡永恆的主題。進寨門,苗家姑娘唱著迎賓歌,歌聲熱情奔放;水井邊,村民們唱起擔水歌,一唱一和,活潑歡快;傳習堂裡,孩子們跟老師學唱童謠,清脆悅耳……

  如今,沉寂的地筍苗寨因《爸爸去哪兒》著實火了。住進曹格等人曾住過的“明星房”,試試苗家人古老的“牛角棋”、“打子棋”;到“稻草場”裡,與稻草人、稻草動物等合影,和孩子們比賽爬杆、射箭、踩高蹺。

  從通道縣城出發九公里,芋頭侗寨高高的寨門在前方迎客,寨門、鼓樓、風雨橋,並稱侗家三寶。

  進得寨子,山谷裡的侗寨沉穩而大氣,像衛士守護身後錯落有致的五十多棟民居。鼓樓高高聳立在寨中,始建于清道光九年。鼓樓是侗家人議事、娛樂的場所,冬天,鼓樓生火取暖,夏天以歌會友。四根木柱沖天,藤蔓連結成頂,三塊石頭堆砌,原始的祭台正是為侗族人心中最神聖的薩母而設。

從芋頭侗寨南下,走過如長龍臥波的普修橋,便進入“世外桃源”皇都侗文化村。皇都是侗族建築藝術的博物館。走進皇都侗文化村,寨門、風雨橋、鼓樓、吊腳樓等侗族特有的建築,一一映入眼簾。全村共有2座風雨橋、4個寨門、2座鼓樓和500餘棟吊腳樓,這些建築佈局講究、技藝精湛,建設過程中沒有圖紙、不用一釘一鉚,風格獨具特色,讓人歎為觀止。

  三聲鐵炮響徹侗寨,蘆笙吹起來,山歌唱起來,米酒喝起來,寨門前的攔門酒醉了遠道而來的客人。

  進入尾寨村,銀飾店、茶葉鋪,人頭攢動。手鐲、耳環、項圈、頭飾,每一件銀器都是老闆手工製作。織機上,侗錦織造技藝傳承人粟田梅在織布。逛累了,侗家阿媽喚你進屋,喝一碗甘甜可口的藤茶。夜幕下,侗家人會獻上待客的最高禮遇——合攏宴接待遠方來客。 

神韻梅山

  曾經,號稱“蚩尤故里、苗瑤祖山”的梅山地區,因山高林密,民風強悍,“語言侏離”,交通不便以及生存空間的相對封閉和族群的相對獨立,形成了豐富多彩而獨具特色的梅山文化。

新化古稱梅山,而梅山的名氣或許不似其他景點那樣有名,但是它真正做到了有山、有水、有洞、有梯田。梯田王國紫鵲界、世界溶洞極品梅山龍宮、洞天福地奉家古桃花源、帝王之山大熊山國家森林公園,每一處都足以震驚八方遊客。

紫鹊界梯田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jpg

紫鵲界梯田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新化縣水車鎮境內紫鵲界的8萬畝梯田,一個令新化人民引以為豪的地方。2000餘年來,多民族數十代人的不懈勞作,才造就了這一撼人心魄的人類文明成為江南稻作文化的千古遺存。

  沿著紫鵲界的盤山公路便來到大山深處的奉家古桃花源。據考證,這裡是《桃花源記》裡“桃花源”的原型地。走進奉家山腹地,“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畫面瞬間躍於眼前。如今,它依舊保持著《桃花源記》裡描繪的那般模樣,成為人們嚮往的“世外桃源”。

在油溪鄉高橋村,有一個地下溶洞群,共有九層洞穴,由上萬個溶洞組成。這就是充滿神奇色彩的梅山龍宮。洞內有大量的流石景觀,石筍、石鐘乳……這裡峽谷雲天、哪吒出世、玉皇天宮、天宮仙苑、遠古河床為五大世界溶洞之絕,堪稱自然景觀之最。走進梅山龍宮,猶如進入了仙境般的神話世界。

隆回的花瑤文化也是梅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崇木氹村,田間、路上、屋簷下,無論哪兒都能見到身著色彩豔麗、五彩繡花服飾,頭戴大如鬥的盤子帽的人們。如果農曆七月初八至初十來這裡,你將領略到最濃郁的花瑤風情。這一天,是花瑤同胞每年最盛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討僚皈”。這3天,每天都有四五萬人來到這裡,與花瑤人民共度節日,沉醉於花瑤女子鮮豔奪目的挑花服飾、花瑤男子高亢激越的嗚哇山歌,怪誕而又極富情致的花瑤婚俗,挑花舞、梆子舞、咚咚舞……

瑤家古風

江华香草源村保留了浓郁的瑶家风情。.jpg

江華香草源村保留了濃郁的瑤家風情

瑶族年轻男女在花瑶古寨著名的对歌林里对歌。.jpg

瑤族年輕男女在花瑤古寨著名的對歌林裡對歌。

湖南瑤族歷史悠久,是湖南的世居少數民族之一,人口71,占全國瑤族人口的29%。在湘桂粵交匯處的江永、江華、寧遠是瑤族的主要聚居地,這裡神秘的瑤族文化讓人心馳神往。

勾蓝瑶寨风情如画。.jpg

勾藍瑤寨風情如畫

 江永縣上江圩鎮浦尾村是傳說中世界上唯一女性文字“江永女書”的發源地。“江永女書”是一種獨特的性別文字,是女性之間的“摩斯密碼”,她們通過字畫、絹布、摺扇等傳遞書信,交流傾訴。

江永還有全世界瑤胞尋根訪祖的聖地——千家峒。這裡曾經是瑤族先民繁衍生息、安居樂業的聚居地之一,只有一個石洞入內。境內山幽、林深、洞奇、瀑美、泉溫,瑤族風情濃厚。從千家峒往前,便到了勾藍瑤寨。這裡的瑤民,根據姓氏集合居住,一個姓氏一個門樓,自唐朝開始延綿。在村中流連,13條街道、5座戲臺、66座廟宇、300多棟民居無不訴說著這裡曾經的繁榮。在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習俗,每年農曆五月十三的“洗泥節”。在這一天,勾藍瑤胞或跳起大鼓舞,吹響蘆笙,集體歡慶;或耍龍舞獅,走村串戶;或請來戲班唱上三天三夜,大辦“苦瓜宴”……

江永旁邊的江華瑤族自治縣是另一種“瑤家古風”韻味。在大瑤山海拔900米以上的最深處的香草源,如一幅雄渾的巨幅山水畫卷,原始、自然、野趣……。香草源由於一直隱藏在大山中,瑤族的風俗民情還保持得原汁原味,瑤家人的長鼓舞、“跳九洲”、瑤家坐歌壇、山歌對唱、殺年豬、打糍粑等具有瑤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動都值得一看。

如果香草源還沒看夠,可以去井頭灣看一看。井頭灣因村裡的一口古井而得名,井水冬暖夏涼,四季長流,大旱之年也不乾涸,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瑤人。站在高處遠眺,這裡村寨環井,山水環村,近六十座古民居枕水而立,好一幅神州瑤都的山水人間畫卷。

當然“瑤家古風”線的美景遠不止這些,倒水灣、寶鏡、東田、小古源、雙江源……是不是光看名字就覺得很美了?來吧,讓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從這裡開始。

     香港商報記者 趙啟東 陳娟 何雯

[责任编辑: admin]
Copyright © 2014 中国名片|湖南故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