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大器晚成,年過四十才被清廷重用。柳莊是左宗棠36歲聞達前在家務農的地方,從建成入住到1857年正式遷居長沙,左宗棠在柳莊居住14年。期間,左宗棠除研習農事、鉆研農桑外,還廣泛研究天文、軍事、歷史、時事,"讀破萬卷"、"心憂天下",通曉治道,通觀國事,為其建功立業、名垂青史奠定了深厚基礎。
蟄居柳莊 耕讀傳家
左宗棠1812年出生在湘陰左家段,早年喪父,家境清貧,曾入贅湘潭周家。23歲結婚時他曾自題一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手釋萬卷,神交古人",如今這幅對聯依然印刻在左宗棠讀書時的魁頂閣樓--撲存閣。1843年,左宗棠用教書所得積蓄約九百兩白銀,回到老家,在柳家沖置田70畝,并親自設計建造了一座占地4畝多、有48間房屋的磚木住宅。因摯愛柳樹不折性格,起名"柳莊"。柳莊的門額上,至今仍懸掛著左公題寫的"柳莊"二字,筆力遒勁。回到柳莊后,左宗棠在鄉間耕讀應試,但依然屢次不第。
考場上的失意,并沒有讓左宗棠一蹶不振。他精心經營著他的莊園,除了著力搞好傳統農業的水稻種植外,還植果樹,栽桑竹,種茶葉。房前屋后,池塘路邊,栽植了許多柳樹。他在種稻、種茶、種柳、種桑、種竹的實踐研究中寫出了《樸存閣農書》。雖仍執教家塾,但他徹底忘卻了功名,自稱"湘上農人",在自家的院門上貼門聯:"參差楊柳,豐阜農莊。"
品柳莊詩聯 憶左公之魂
1852年,左宗棠40歲之時,應湖南巡撫張亮基之邀,出山入仕。此后的九年時間里,他由一介"布衣"升任兵部郎中而至封疆大吏。由于軍務政務繁忙,左宗棠將家屬子女都留在家鄉湖南,甚少再回到柳莊。但是柳莊處處展現著左宗棠那著讀書人的情趣和有志之士的抱負。
從一介鄉間名士到晚清重臣,左宗棠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陜甘同治回亂和收復新疆維護中國統一等重要歷史事件。
來過柳莊、深研左宗棠的人說,沒有柳莊,也就難有名垂青史的左宗棠:他在位高權重時,那"樂善好施"、"惠民施政"的德性才干,無不來源于他在柳莊的耕讀修身;那"塞固海防"、"造船鑄炮"的戰略舉措,無不出自于他在柳莊的立意籌劃;那每到一地都要興辦教育、刻印出書、植柳栽桑、興修水利的作為,無不得益于他在柳莊的身體力行。
今天的柳莊,已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觀光,思考歷史,思考人生。
相關鏈接:湘陰縣城不遠處,就是與曾國藩齊名的晚清重臣左宗棠故居--柳莊。清政府為表彰左宗棠功績而在附近建的左文襄公祠也是不可錯過的景點。
本文由《中國名片 湖南故事》新聞深度專題報道采訪組記者趙啟東、陳娟、王芳、何雯、張思靜、劉洗涌、張宇、汪兆基、張俊、吳軍暉、王智生、唐勇平、周芷行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