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隨着一聲響亮的汽笛聲,由在漢央企中交二航局參建的廈金大橋(廈門段)關鍵控制性工程——劉五店航道橋西錨碇首個沉井從泉州船廠出塢後,經過約27小時海上航行,完成159公里「大挪移」,平安抵達大橋施工海域。這座重達1.8萬噸的「巨無霸」即將開始定位下沉着床,標誌着劉五店航道橋西錨碇施工取得新進展。
劉五店航道橋全長1948米,主跨928米,是福建省最大跨徑橋樑,也是福建省首座全離岸式海中懸索橋。大橋錨碇採用國內首創的分離式鋼殼沉井結構,大橋東西錨碇各包含兩個沉井,單個錨碇的兩個沉井為分離式結構。其中西錨碇單個沉井長66米、寬48米、高33.9米,圍堰和沉井總高度達43.7米,總重量約1.8萬噸,體量堪比一座「海上城堡」。
為確保沉井出塢、海上浮運作業萬無一失,項目團隊共組織召開10餘次專家評審會,並召開多次專題會,逐一敲定出塢、浮運等各個環節的施工控制關鍵點。項目團隊提前研判氣象、潮汐、洋流等環境因素,反覆優化浮運航線和作業方案,最終確定「風穩、浪小、流緩」的最佳「窗口期」。
12月25日凌晨,沉井在泉州船廠船塢內完成灌水作業,從船塢內地面逐漸起浮至設定高度。在5艘拖輪的精心護送下,鋼沉井出塢起運,由拖輪拖帶出港。主拖輪「東芹拖6」位於沉井正前方,牽引着沉井前進。其餘4艘為全迴旋拖輪,分別擔任旁拖、頂推、伴航警戒等任務,對拖帶船隊起到控速、保向的作用。
沉井沿着預定航線,以3.5節(約6.4公里時速)的速度穩步前行,整個航程86海里,約159公里,航行時長約27小時。拖帶過程晝夜不停,項目團隊和拖帶隊伍嚴陣以待,採取「24小時不間斷監控+實時調整航向」策略,確保沉井的航行姿態穩定,航線精確無誤。12月26日上午9時許,沉井平安抵達施工現場。下一步,施工團隊將按照既定方案組織實施首個沉井的精準下沉作業。西錨碇另一個沉井目前在泉州船廠做最後的總拼施工作業,根據天氣情況預計將在2025年1月完成海上浮運任務。
廈金大橋(廈門段)項目起於廈門本島,跨越廈門東部海域,終點接入翔安新機場,同步建設翔安支線,路線全長約19.6公里。該項目是構建廈金「同城生活圈」的先手棋,
建成後將成為廈門本島聯繫翔安機場最便捷通道,同時與翔安機場、廈金航線共同構建起對台海陸空立體交通新格局。(記者 張迪 通訊員 彭仕洲 席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