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鄉村嬗變,繪振興美景。近年來,四川德陽綿竹市的富新鎮文永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小康路、合力擘畫振興圖」發展理念,聚焦加強組織建設、完善基礎保障、優化產業興村,全力打造農穩糧安、業興民富、美麗宜居的和美鄉村,呈現出產業興、村莊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新氣象。如今的文永村,白牆黛瓦,產業多元,滿目皆景。十年時間,該村從「靠天吃飯」到「詩和遠方」,振興的東風不僅把好日子帶到群眾身邊,更把好光景帶到群眾眼前。
打好「鄉村治理組合拳」 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如何讓村莊實現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文永村決定在「硬」環境上提升質量、軟」環境著重發力豐富內涵。聚力硬環境改造,該村圍繞「黨建帶脫貧、產業促增收、環境改面貌、鄉風促文明」四大目標,結合「千萬工程」經驗,實施住房改造、道路溝渠建設、廁污共治項目、人居環境整治建設,先後完成村組道路硬化近10公里;新修、改建溝渠近2萬米;完成所有農戶入戶道路建設,全村實現了 「溝端路直全暢通」;採用「微動力」方式建成農村「廁污共治」示範點,改造全村597戶農戶戶廁,基礎設施全面提升;2023年,完成全村路燈的「光亮工程」,大大提升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在軟環境方面,文永村積極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利用村廣播、微信群、院壩會、文藝匯演、宣傳標語等各種形式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定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抵制高價彩禮,提倡厚養薄葬;組建居家養老服務隊,定期為孤殘老人上門服務,形成「人和、心齊、風正、氣順」的優良風氣。同時,積極發揮榜樣作用,每年在全村範圍內評選「公益奉獻星」、「潔美環保星」、「文明新風星」、「遵紀守法星」、「孝老教子星」、「勤勞致富星」、「文明戶」,通過以先進典型為例,向勤廉榜樣看齊,不斷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鄉村文明新景象。
探索「土地流轉新模式」「轉」出鄉村振興新活力
過去,「廣種薄收、產量不穩、豐收不保」是文永村的真實寫照。為改變這一現狀,2009年開始,該村以集體經濟「撬動」鄉村振興「槓桿」。大力整合村組資產、資源,首創「整組流轉、統規佈局、反包倒租」的農業共營機制新模式,並由村集體統一經營綿遠河糧油現代農業園區打造的高標準農田,讓村集體經濟實現了從「零」到「十萬」的突破。「想要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土地是關鍵。」文永村黨總支書記張靜峰告訴記者,通過村民將土地交給村上,由村集體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對外流轉,既增加了群眾收入,又發展了村集體經濟,實現了一份土地兩方受益三種收入。目前,全村已發展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4000餘畝;辣椒、鋼蔥等蔬菜,藍莓、葡萄、黃桃、黑提等水果,以及羊肚菌、精品花卉等特色經濟作物3500餘畝,村民戶均收入達4萬元以上。
用好「花資源優勢」 拓展強村富民新路徑
每年桃花盛開的時節,文永村的百畝桃林便迎來了「高光時刻」。白天,遊客們穿梭在盛開的桃花里,駐足觀賞、拍照留念,盡享春日美景;夜幕降臨,筆林墨池小品景觀、桃源廊道、田園咖啡屋、產業綜合體等地的夜間燈景與靜謐的鄉村相融合,休閒安逸;「饅頭屋」民宿里燈光熠熠,屋外篝火冉冉升起,遊客們盡情地載歌載舞……「花資源」始於花,又不局限於花。從白天賞桃花到晚上看夜景,文永村著力在業態融合、項目建設、品牌創建等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把遊客「留下來」,讓熱度「留得住」,實現了「資源優勢」變「經濟優勢」,不僅為村莊積攢了人氣增添了財氣,也讓鄉村振興更有底氣。「近年來,文永村按照鎮黨委政府『現代農業示範區、特色文旅目的地』的戰略部署,立足德陽市『桃源漫生活』微度假村的定位,按照『一核、一廊、兩片、多組團』的發展路線,打造了『翰墨文永』文旅品牌,並成功入選德陽文旅名村,進一步推動田園變公園、村莊變景區的藍圖成為現實。」張靜峰介紹,目前文永村已經建成了12套卡通饅頭屋、10套碧泉小院特色民宿、雙頭醋釀造技藝展示中心,以及集遊客接待、會議室、農產品展銷、電商運營於一體的產業綜合體;打造了「文永有志」筆林、「文永有彩」桃花觀景廊道夜景、「文永有業」非遺廣場等富含村莊文化底蘊的特色景點,推出「桃花節」、「採摘節」、「篝火晚會」等特色旅遊活動。每年接待來訪遊客10萬餘人次,全村旅遊收入已超60萬元。
喜看沃野織錦繡,鄉村振興正當時。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中,文永村不斷深耕「農文化」、聚焦「振興夢」、健強「精氣神」,積極鼓勵群眾參與到「翰墨文永」品牌建設中來,實現強村富民共進、集體群眾雙贏。不斷夯實文化「軟實力」,用好用活「孝子孝媳」、「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和「文永家訓文化」引導,持續創新「農民運動會」系列活動,提振群眾的精氣神,奮力描繪出一幅「有產業、有顏值、有鄉愁、有活力、有福祉」的生動圖景。(記者 張寶杉 通訊員 李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