鎂基新材料被譽為「21世紀綠色工程材料」,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鎂基新材料生產國,鎂合金就是其中的發展重點,在汽車、家電、3C、建築、軌道交通、航空航太、國防軍工等領域有著豐富的應用場景。
近年來,安徽省巢湖市依託冶鎂用白雲石儲量優勢,積極打造「最鎂之都」,全力建設以高性能輕合金鑄件、擠壓件、鍛件為主體與終端產品相配套的完整產業化體系,現已形成全國唯一的「白雲石開採-原鎂冶煉-冶鎂廢渣綜合利用-鎂合金冶煉-鎂合金加工-鎂合金回收-鎂合金零部件深加工」的完整鎂工業產業鏈。2023年,巢湖市鎂合金產量10.1萬噸,占全國鎂合金產量的29.3%,成為全球最大的單體鎂合金生產基地。
向「鎂」而行 開啟創新蝶變
9月2日上午10點,安徽省巢湖雲海鎂業有限公司的項目經理劉明熟練地駕駛著自主研發的運輸機,將一批鎂合金運送到壓鑄車間,與同事一起運算元控壓機,緊盯著壓鑄件熔煉、鑄錠的全過程,直到11點半,才松下一口氣,在系統上登記,12噸鎂合金的壓鑄任務圓滿完成。
「現在的鎂水直供生產工藝是公司技術研發團隊經過一次次的討論和不斷地試驗改進,歷時一年多才完成的。」劉明興奮的說道,「作為生產線的技能操作員,我有幸參與到這次工藝的改善,現在通過鎂水直供後,工藝流程從傳統的9個流程壓縮到4個流程,極大的節省了時間和資金成本。」
「公司自研的鎂水直供系統利用虹吸原理,精準控制鎂液液面及輸送量,是全球首例鎂產業全自動化系統,這一工藝的成功應用對鎂合金熔煉及鎂合金壓鑄協同發展帶來質的革新。」公司企業技術中心主任崔榮彬介紹。
以崔榮彬為核心的創新團隊,先後入選巢湖產業創新團隊和廬州產業創新團隊,獲得150萬元人才專項經費支持。崔榮彬說,「這筆人才經費,不僅在物質層面激勵了我們的團隊成員,還讓我們成功與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達成產學研合作,柔性引進了一批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參與到項目攻關中,為產業發展和技術轉型升級打下了堅實基礎。」
近日,安徽省巢湖雲海鎂業有限公司還舉辦了一場特殊的點火儀式,全球鎂行業最大回轉窯正式點火投產。現任回轉窯車間主任陸軍從老回轉窯上採集火種,並與曾經的兩位車間主任一起將火種傳遞至新回轉窯點火,這不僅象徵著薪火相傳,也代表著對老回轉窯業績及精神的繼承和弘揚。
「該回轉窯直徑5.8米,窯體長80米,投資1億多元,可日產煆白1350噸,是公司年產10萬噸鎂基輕合金項目中的重要保障,這套新回轉窯系統生產工藝及設備技術均進行了較大優化,並配套了高性能耐火磚,將大幅節能減排降碳,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陸軍說道。
因「鎂」而興 攜手共謀發展
出生於1988年的徐玉棱,2018年畢業於德國柏林工業大學並獲工學博士學位,是上海市浦江人才,先前擔任上海寶鋼集團技術中心鎂合金產品研發主任研究員,2023年9月,徐玉棱被集團委任至下屬子公司寶瑪克(合肥)科技有限公司,出任鎂擠壓項目組副組長、鎂擠壓技術總監,從上海到巢湖,跨越千裏征途,踏上漫漫「科研路」。
「為了鎂合金擠壓新業務的拓展,我克服了家庭困難,選擇紮根在巢湖這個對我來說已經成為第二個『家』的地方,雖然在巢湖的時間不長,但我對這片土地有了很深的感情。」徐玉棱說道,「我剛到公司沒多久,巢湖市委組織部的領導就得知了消息,第一時間上門送政策、送服務,對我禮遇有加,輔導我開展人才計畫申報,還協助公司幫助我解決了住房等後勤保障問題,為了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儘快克服技術難題,最大化將自身技術優勢轉化為生產力,我還牽頭組建了科技創新工作室,現在已經有39個人加入進來。」
下午5點,剛開完項目調度會的徐玉棱,馬不停蹄地趕往公司研發中心,準備同工作室成員繼續攻關技術難題。「我現在正在主導一項新型結構功能一體化鎂合金變形加工材製造關鍵技術的課題研究,這個課題已經被科技部列為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如果順利結題,將為鎂合金產業帶來全方位的革新,尤其是在攻破鎂合金異形件方面,能夠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同時也可以為下游新能源汽車等產業開展輕量化技術創新打下堅實基礎。」
「自加入工作室以來,我的思維和視野得到了極大擴展,徐老師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多的技術支持,現場指導我們進行工藝改善,通過深究材料的基礎研究和變形能力研究,我們在鎂型材新產品開發和生產工藝調整方面更有底氣。」工作室成員張以勝說。
今年7月,徐玉棱堅持「瞄準應用」理念,帶領項目組成員,協同集團總部技術中心鎂擠壓小組、鎂產品工作組,頂著酷暑,走訪市場一線,瞭解鎂合金材料製備、擠壓、型材矯形、產品連接等市場需求。不到2個月的時間,技術團隊陸續開發了電動工具類、電動自行車類、新能源汽車類、儲能類等多系列鎂合金擠壓型材產品,完成了多批次、小批量鎂合金擠壓產品訂單,為公司鎂合金擠壓新業務的拓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何珩 龔舒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