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有片|傳承科研薪火 凝聚水保合力——江西省水利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團隊速寫

有片|傳承科研薪火 凝聚水保合力——江西省水利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團隊速寫

責任編輯:鍾鴻冰 2024-08-28 12:25:20 來源:香港商報網

 在紅壤裸露、土地斑駁的水土流失地帶,有這樣一批學者,他們幾十年如一日,一步一個腳印,忍受著風吹雨打、酷暑寒冬,哪裏泥沙俱下,哪裏土地貧瘠,他們就往哪裏沖,紮根治理,不懼艱辛,只為把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

 他們,就是江西省水利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團隊。

 從荒山濁水到綠水青山,離不開他們的鉆研精神;提高流域內蓄水保土能力,離不開他們的精準施策;把脈水土流失動態變化趨勢,離不開他們的技術創新……40多年薪火相傳,江西省水利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團隊依然年輕澎湃,他們以敢於創新的昂揚鬥誌,奮勇投身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洪流中,在歷史發展的新征程中,踐行著使命擔當,為江西水土保持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奠基者·傳承薪火

 今年66歲的楊潔,是江西水保事業的奠基人之一。從青絲到華發,一生兢兢業業,為水保事業奉獻終身。「我還記得40年前的江西,水土流失情況十分嚴峻。當時在贛州調研,山上都是光禿禿的,寸草不生。『興國要亡國,寧都要遷都,是當時情景的真實寫照』」 楊潔回憶道。面對如此情況,她深感痛心,「當時我就意識到,改造江西的水保狀況,是我的使命。」

 使命在前,重任在肩。水土保持,不是簡單挖幾個坑、種幾棵樹就行。江西地區紅壤貧瘠,降雨量大,崩崗侵蝕嚴重。這裏到底能不能種樹,種什麼樹,以什麼樣的形式去種合適,都要搞清楚再幹。作為江西水保初始團隊成員之一的楊潔和帶隊人左長清等同事一起,利用報紙的邊角打實驗草稿,為獲取第一手數據在野外和衣而睡,暴雨、酷暑、嚴寒、蛇蟲……大自然的無情澆不滅她心中的熱情。把實驗室搬到野外去,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楊潔和團隊成員駐紮水保第一線,足跡遍及江西省100個縣市區,培訓農民和基層技術人員上萬人次,開挖土壤剖面數百個,參與建立江西省首批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是名副其實的「大地的女兒」。

 綠水青山煥新顏。經過多年實踐,團隊總結出一套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水土保持治理技術與模式,在紅壤侵蝕等生態脆弱地區行之有效。如今,「紅色沙漠」已變為「綠色海洋」,滾滾綠浪翻湧在江西大地上,處處鶯歌燕舞,鳥語花香。

 在諸多榮譽襲來之際,她卻說:「是團隊成就了我,是組織培育了我。我想對年輕人說,盡力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國家事業之中,方能闖出廣闊天地,幹出不凡業績。」

 薪火相傳,不負韶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以左長清、楊潔為代表的一代代江西水保人紮根土地,接續奮鬥。他們所傳承的,不只有學術,還有理想、信念。在這種影響與感召下,團隊開枝散葉、生生不息。

 奮鬥者·踐行使命

 「嚴謹高效,一絲不茍」,是江西省水利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長鄭海金常收獲到的評價,這恰好與該研究所的精神不謀而合。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到一所之長,20余年的時光轉瞬即逝。剛來所裏的時候,鄭海金對水土保持還有許多疑惑,是左長清、楊潔等諸多前輩帶領她逐漸深入科學的殿堂,探索神秘幽深的自然世界。

 「從前輩身上學習到的對於科學的嚴謹精神和專業態度一直深深影響著我,指引我及團隊以高標準嚴要求對待經手的每一個項目。」在鄭海金看來,做科研切忌好高騖遠,要耐得住寂寞,在摸索中思考,在思考中創新,時光最終會回饋給奮鬥不息、持續精進的人。

 起而行之,勇擔重任。黨的二十大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對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目前,江西省水利科學院已構建形成江西水土保持生態科技園為主體、江西省水土保持監測站網和眾多野外試驗基地為補充的科研平臺體系。在科研領域不斷提出新理論,在監測技術上不斷開辟新領域,在生態治理上不斷探索新路徑,在服務生態建設、服務地方經濟等諸多方面取得了系列突出成果,成為我國南方水土保持科技創新排頭兵!

 去年,鄭海金又新增了一個身份——全國人大代表。懷揣著「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理想信念,她又開始了「日拱一卒」的日常生活,進入到了新的學習階段,學習人大立法工作製度,學習憲法知識,學習履職需要的工作能力……「成為人大代表對我而言是沈甸甸的責任,從今往後,我代表的是水利系統,代表的是科技界的女同誌,更代表著廣大的人民群眾!」

 陽光下,她胸前的黨徽熠熠生輝。

 傳承者·書寫未來

 「歷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傳。」如今,新一代的江西水保人已開始嶄露頭角。1988年出生的段劍博士是水土保持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先後入選贛鄱俊才支持計劃-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青年人才)、江西省水利科學院「青年科技創新英才」。

 自本科實習與水土保持研究所結緣以來,他就堅信這是他一生所要為之奮鬥的地方。攻讀江西農業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學位是出於希望繼續跟隨所裏前輩學習的初心,拿下北京林業大學博士學位卻依舊選擇回到家鄉是為了更好地發揮自我所長,為江西水土保持事業作出更大貢獻。「我真真切切被這個團隊所吸引,能感受到整個團隊對於水保事業的熱愛與純粹,對工作的嚴謹務實,對待年輕人的悉心栽培,只要你想做事能幹事,就為你提供平臺和機會!」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每一位科研人員都能在這裏找到自己的舞臺,發揮自己的最大價值。這種「傳幫帶」的優良傳統,是江西省水利科學院黨委秉承「人才聚、事業興」的思想理念和「博士高端人才是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是人才、職能管理人才也是人才」的寬廣胸懷,是在改革進程中不斷出臺、修訂完善一系列人才提質辦法的機製保障,是確定「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建設、助力青年人才更好更快成才成長的優勢戰略,更是江西水保之所以守正不渝、創新不止的動力源泉。

 天地一體,水保一心。一個人的努力是加法,一個團隊的努力是乘法。從全國水土保持先進集體,到參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從5年內4次榮獲江西省科技進步獎,到入選國家科技獎後備項目培育計劃。江西水土保持事業的每一次成功和進步,都離不開團隊協同配合形成的強大合力。以真才實學服務人民,以創新創造貢獻國家,在一代代先輩們的榜樣引領下,新時代水保事業的開拓者、奮鬥者、傳承者在這裏不斷湧現,懷揣著對水保精神的認同感、對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感,他們始終堅守初心不忘本,牢記使命永向前,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文字 彭倩玉 視頻 饒書潔)

責任編輯:鍾鴻冰 有片|傳承科研薪火 凝聚水保合力——江西省水利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團隊速寫
熱門排行
24小時
7天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