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們農場種植了500多畝再生稻,在縣糧油站專家的指導下,從育秧、插秧、管護至收割全程採用機械化,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作業精細化水平,不僅減少了人工成本的投入,產量也有了保證。」在皖南黟縣的綠農家庭農場再生稻種植基地,負責人方國文高興地說道。
風吹稻田千重浪,稻穗飄香農家忙,眼下,黟縣再生稻頭茬陸續成熟進入收穫期,稻田裡一派豐收景象。在黟縣宏潭鄉綠農家庭農場內,多台收割機開足馬力,在稻田裡來回穿梭,爭分奪秒開始收割。
「再生稻是水稻種植的一種模式,利用頭茬收穫後稻樁新萌出的腋芽生長後長穗,可以再收穫一季水稻,具有省時省工、增收增產、減肥減藥等優勢。」黟縣糧油站站長夏中軍介紹道。
近年來,黟縣立足糧食安全生產,按照「穩產量、提品質、增效益」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科學調整種植結構和模式,狠抓農田提質改造,加強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融合綠色高效模式與先進農機裝備推廣應用,推進配方精準施肥,做好病蟲監測預警,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通過科學管護,着力提高生產效率和生產水平,確保糧食安全生產。
據悉,2024年全縣再生稻種植面積達5000畝,主要集中在柯村鎮、美溪鄉、宏潭鄉等地,8月中下旬可完成頭茬收割,10月下旬可完成第二茬收割。(記者 吳敏 通訊員 章斌 鮑麗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