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瀾已過,韌性生長。暴雨沖刷,帶走的是泥沙與草木,帶不走的是眾志成城的抗災決心。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驗,災害和困難疊加,決心和毅力並重;這更是一場全力以赴的戰鬥,挑戰和機遇同在,凱歌與奇跡盡展。
7月20日,距離安徽歙縣「6·20」洪災整整一個月,從未雨綢繆到奮力抗擊再到家園重建,經過社會各界的持續奮戰,如今的古城一派安然勃發景象。
時間倒回到6月20日,大雨!暴雨!特大暴雨!歙縣全域受災,「6·20」「6·23」城區4天兩次被淹,多地山洪暴發、道路被毀、房屋倒塌、電路通訊中斷……
古歙大地,總有黨旗高高飄揚;徽州古城,總能匯聚磅礴力量。面對特大災情,歙縣縣委、縣政府快速反應,一道道抗洪救災的科學決策和指令迅速發出,一支支搶險隊伍迅疾向災區挺進。據統計,洪災期間,歙縣共出動應急救援人員27409人次,累計調撥救災物資154160件,出動直升機21架次、貨車190台次,累計轉移安置群眾58247人,給予緊急生活救助82417人。
6月29日,洪水退去,全縣「6·20」洪災災後恢復建設誓師會議召開,拉開了災後重建攻堅戰的大幕。此後,歙縣人民挺起不屈的脊梁,奏響了氣壯山河重建家園的戰歌。
重建的詩篇,展示堅韌之美,詮釋希望之光。
重建 在濁浪洪流中挺進
眾志成城,雖百難亦可進!歙縣上下不等不靠、干群攜手、軍民同心,共2萬餘人次先後參與災後恢復建設。
無畏風雨,再度揚帆。洪災過後,歙縣第一時間成立災後恢復建設工作領導組,印發《歙縣「6·20」「6·23」洪災災後恢復建設總體方案》,成立了工業企業救災工作組,核實企業受損情況,研究制定「一企一策」措施,印發《歙縣受災企業財稅金融政策支持方案》,全力支持洪災受災工業企業恢復生產、渡過難關。
7月6日,由黃山盛龍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總投資超10億元的年產4萬噸高檔新型裝飾紙、2000萬張浸膠紙及產業研究院建設項目在歙縣經濟開發區正式開工。至7月19日,歙縣經濟開發區受災企業已全部恢復生產。韌性生長的歙縣經濟再度揚帆啟航。
考驗與堅韌共行,困難與希望同在。截至目前,該縣累計接到農險險種報案101起,按程序完成理賠254.58萬元,其中,大棚蔬菜、菊花、茶葉等特色險194.83萬元,養殖業59.75萬元,政策性保險為受災群眾撐起了「保護傘」。
民生優先,基礎先行,歙縣各級各部門優先解決受災群眾生活及房屋倒塌、損毀戶的安全住房問題,嚴密防範已脫貧戶因災返貧問題,持續加強對受災脫貧群眾的關心關愛,對全縣脫貧戶、監測對象3598戶10356人認真核實因災損失,並有針對性地落實幫扶措施,積極為96戶住房受損農戶協調補貼資金,幫助落實房屋修繕重建。
為降低災害導致的農業損失,歙縣成立農業農村救災服務小分隊,下設綜合協調、技術專家、政策落實3個工作小組和7個服務小分隊,第一時間奔赴各受災地區。
一份份愛心,就是支持災區群眾重建家園的強大動力;一句句心底流淌出的肺腑之語,就是鼓舞災區人民重建家園的戰鬥號角。
歷經滄桑風雨飄搖古城依舊屹立,黨旗高擎同心勠力方得山河巋然。歙縣這座歷久彌新的古城,總能謀劃在前,總有衝鋒在前,總是同心向前。暴雨沖刷過後,家園重建路上,古城人的臉上,總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復蘇 風雨過後看見彩虹
就像暴雨過後總會有彩虹,水災的陰霾也終將散去。
7月3日,風和日麗,碧空如洗。在歙縣5A級景區徽州古城景區內,眾多團隊遊客接踵而至,遊客們在青山秀水間看徽州建築、品徽州文化、賞徽州美景、吃徽州美食。「真的很難想象這裡前段時間才經歷了洪災,恢復速度很快。」來自浙江杭州的遊客汪雲感嘆災後恢復的「歙縣速度」。據統計,古城景區自恢復營業以來,遊客量已經穩步回升,高峰期日接待量達2000人次。洪災過後,歙縣及時快速啟動景區清淤清潔、防疫、安全排查和受損景點恢復工作,得到百姓遊客一致點讚。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在歙縣城區,練江新夜市也火熱開張。洪水退去後,商家們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日夜奮戰,清淤整理。目前,練江夜市內70餘家攤位陸續恢復正场業,升騰的熱氣交織出一幅煙火氣十足的夜生活畫卷。
與此同時,歙縣還通過積極開展體育賽事提振人心。2024「徽州古城杯」3×3籃球爭霸賽、歙縣「和美鄉村」足球賽、2024歙縣夏季全民健身運動會等全民健身活動相繼開展。此外,歙縣繼續執行三季度「免減優·促銷費」政策,向各收費旅遊景區各投放2000張免費門票,對支援或赴黃參加抗洪救災的人群、向黃山市捐款捐物的各界社會愛心人士、主動赴黃參加抗洪救災的其他愛心人士執行本人及親屬共同來歙游A級景區免門票政策。
一系列政策措施、活動賽事、主題活動的相繼落地,為作為文旅大縣的歙縣帶來了無盡的市場生機活力。
千年徽州,何懼風雨!一部與水患同生共存、鬥智鬥勇的歷史終將成為歙縣一部不斷沉澱治水智慧、涵養民族性格的歷史。
風雨多經人不老,櫛風沐雨更堅強。永不言敗的歙縣人將會更加堅定:打贏打好災後恢復重建攻堅戰,以一座城市的韌勁,讓千年古城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記者 吳敏 通訊員 吳登 段紅霞 徐智泉 顧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