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以來,安徽黃山市休寧縣遭遇連續暴雨,文物安全形勢嚴峻。為確保各級文保單位安全,休寧縣幹部群眾聞汛而動,加大檢查巡查頻次,深入一線查看汛情險情,縣鄉部門聯動消除隱患,全民動員清理洪災影響,全力築牢文物安全防線。
增加巡查頻次 及時排澇清洗
「持續的強降雨天氣會導致古建築出現材料受損、長草生霉等情況。我們要及時對古建築本身進行加固,把惡劣天氣帶來的破壞降到最低。」在位於休寧縣城南五公里溪頭村的三槐堂,文保員李的囡正和丈夫一起,在文物部門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為因受雨水侵蝕而脫榫的梁枋進行打點加固。
三槐堂是明萬曆三十年(公元1602年)由王經天倡導建造的王家祠堂,因建造時庭院中栽植的三棵槐樹而得名,是古建築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6月20日起,文保員李的囡增加每天的巡查頻次,一旦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守護三槐堂是我的工作職責,容不得半點馬虎。」李的囡表示。
在千年古村落商山鎮黃村,儘管提前做了防範準備,但是國保進士第、市保黃村小學還是受到洪水波及,有水漫進。進士第是徽州典型的祠堂建築,平面布局完整,結構用材碩大,建築工藝精細,雕刻裝飾精美,堪稱徽州古祠堂式建築中的珍品。洪水退後,當地鎮村兩級幹部組織黨員群眾為國保黃村進士第、市保黃村小學進行排澇清淤,用了一個小時就把近10厘米厚的淤泥清理得乾乾淨淨,讓古建築恢復了原有的風貌。
在省保單位胡正言故居,休寧縣文物事務中心組織人員用鐵鏟、水桶、盆及時排澇,並用拖把及時清洗地面,確保水退半小時內就完成屋內積水排澇清洗。
據了解,汛期以來,休寧縣已經組織對縣級以上文保單位的全覆蓋巡查累計200人次,71處文保單位的屋面、牆體、木構件、排水系統、結構安全等先後排查30次,及時組織清淤排澇5處,臨時性處理屋面漏水4處,木架構險情打點加固1處,切實保障了文物安全無虞。(記者 吳敏 通訊員 詹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