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最大的社會責任是製造有利於發展的制度環境,這種環境應該使社會成員感到安全、便捷和輕鬆。社會成員臉上的笑容就是對這種制度的最充分肯定。
日前,記者隨「振興新突破 首戰看朝陽」記者團走近遼寧朝陽,在喀左縣公營子鎮經開區,科勒迪(遼寧)輕工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鄧燦光不僅欣喜地接受了記者採訪,且對當地的營商環境讚不絕口。
企業在舒心的環境中成長
科勒迪(遼寧)輕工製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資企業,鄧燦光身兼遼寧省香港商會副會長。他告訴記者,2016年,因公司發展需求,機緣巧合下到遼寧投資考察,自此與喀左結下了不解之緣。考察不到十天,就決定在喀左投資興業。一方面,鄧燦光認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地位無人可以取代,地方政府對于振興東北經濟的決心讓他感動,當地政府的經濟發展規劃更讓他充滿信心。另一方面,喀左民風淳樸,企業人員管理的難度相對會低,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相對簡單。更重要的原因,主要看好這裏的營商環境。
鄧燦光表示,在七年的企業經營中,無論是入駐前招商引資政策的落實,還是經營過程中各項服務承諾的兌現,各級政府都做到了言必行、行必果。政府各部門在落實國家和遼寧省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的同時,還陸續幫助企業解決經營中的融資、用能、招工等一系列問題,協助企業渡過了一道又一道難關。
他舉例,很多事情不是用錢就能解決的,臨職工子女就學難的問題,政府相關部門第一時間組織人員專題討論,並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協調解決,諸如此類的事情數不勝數。
所謂利企之事,絲髮必興。
事實證明,鄧燦光的選擇是超前並正確的:他在國內有六家企業其中三家建在喀左。在很多人認為東北沒錢賺、風險高之時,其控股的各工廠卻逐年增資擴產,僅科勒迪一家工廠即下設了機加工、五金、注塑、包裝、模型、熱處理、口罩、裝 配等車,一舉成為當地主要的出口創匯企業。
激發市場活力的正效應凸顯
曾幾何時?「投資不過山海關」的片面論調一時甚囂塵上,資本不願留下,企業不意留下,人才也不願留下。如何克服體制機制的弊端和障礙,考驗着遼寧建設者的智慧、事業和格局。至此,遼寧以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開啟了新一輪振興的破局之路。
近年來,遼寧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作為新一輪振興突破口的效果顯著,與全體社會成員特別是財富創造者和平共處、良性互動的制度環境日臻完善,「親」「清」新型政商關係正在加速形成。
記者了解到,朝陽各級政府高度關注入駐企業,尤其是外資、港資、台資企業,還特別建立了外資外貿專班以及商務服務員制度,協助推動企業提升技術創新,給予企業各類扶持、補貼,在資源協調等方面均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喀左縣還為每個企業都確定了一對一的包扶負責人,搭建起企業與政府點對點的溝通渠道,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問題,事無巨細地及時給予協助解決,為企業的發展保駕護航。企業獲得感滿滿,市場活力也持續釋放。
記者發現,在喀左,像科勒迪這樣增資擴產的企業,不是個例。近三年,多家落戶企業增資擴產。
鄧燦光為什麼青睞喀左?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願意在此增資擴產?一方面,是企業對未來發展有信心,更重要的,是認可當地的發展環境。
深化改革 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
良好的營商環境既是加快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條件,也是衡量一個地區核心競爭力和發展潛能的重要標誌。
為打造最優營商環境,喀左縣不走尋常路,推出了許多創新之舉。
年初以來,喀左縣營商局統籌推動各部門全力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全面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持續深化審批流程再造,統籌推進「一件事一次辦」、免申即享、直達快享,推進「領導幹部進園區」工作,強化數字賦能增效,提高「一網通辦水平,深化」萬件清理「專項行動」,為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首戰告捷奠定了堅實基礎。
窺一斑而知全貌。東北經濟的全面振興正面臨重大的歷史性機遇,東北的營商環境發生了積極的改變。外商的親身經歷充分說明遼寧各地政府的辦事效率普通提高,官員的服務意識普遍增強。
梧桐芬芳鳳自棲
鄧燦光說,「一年300多天,大多待在喀左,喀左就是我的家。」他們不僅把喀左當成興業的熱土,更視為溫暖的家。
今年3月1日,遼寧省與央企深化合作座談會在北京舉行,70餘家中央企業負責人出席座談會。現場,遼寧省政府與航天科工、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發、中國中化、中糧集團、中國節能、中國化學工程、中國中車集團等8家央企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項目計劃投資總額3732億元。
此後,大批投資者開始跨過山海關,向東北聚集。
遼寧打造國家化營商環境的成果告訴人們,這是一場革命,是遼寧改革攻堅戰的標誌性突破,更是「共和國長子」充滿激情和活力的精神崛起。(記者 王藝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