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2月15日,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情況」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22年6月啓動實施國有企業研發投入「三年上、五年強」專項行動以來,在將近一年半的時間里,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的研發投入強度由去年6月專項行動實施之初在全國省級監管企業中位居第10位,目前穩定排在第2位,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實現了質的飛躍。
研發投入強度持續剛性增長
河北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二級巡視員周革非介紹說,今年1至11月,河北省省國資委監管企業研發經費投入206.56億元,同比增長38%,研發投入強度為3.37%、同比增長0.86個百分點,謀劃實施科研項目3154項。
創建一批科技型企業和研發平台
截至今年11月底,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累計140家。創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累計35家,其中小巨人企業2家。擁有省級及以上「一院一室兩站兩中心」研發平台累計153家,其中國家級29家、省級124家。如:河鋼與貝爾格萊德大學共建「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建投集團「國家能源氫能與可再生能源協同技術研發中心」入圍國家能源局「十四五」賽馬爭先賽道。
引育科技人才隊伍成效顯著
截至目前,省國資委監管企業擁有科技人員近5.1萬人,其中研發人員近2.2萬名,引育「兩院」院士、國家級和省級領軍人才等高端人才52名,引進高層次人才832名。如:河鋼柔性引進殷瑞鈺等15位院士;交投柔性引進杜彥良等12位院士;三友引進周光耀等4個院士團隊,最高額外獎勵百萬元以上,打破薪酬「天花板」。
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
專項行動實施以來,已有199項核心技術成果達到了國際、國內領先水平。其中,國際領先109項,國內領先90項。今年以來申請專利3545件、授權專利2657件,制定或參與制定標準242項。如:河鋼全球首例120萬噸氫冶金項目,標誌著鋼鐵由碳冶金向氫冶金轉變;交投海上智慧交通管理系統,解決遠洋運輸船舶管理「卡脖子」技術難題。
一批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取得較好成效
截至今年11月底,監管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551項,同比增長56.3%,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17.9%。如:冀中能源「採用覆岩關鍵層離層區注漿減沈技術」,在冀蒙皖豫晉貴六省推廣應用,防治水技術體系服務轉化1.66億元以上;三友開發硅基、鎂基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產品,新產品產值達103億元,利潤貢獻率超過30%;省建研院超低能耗、裝配式建築、城市更新等技術服務合同額超1.5億元。
一批重大科研成果斬獲高水平科技獎項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監管企業共獲得高水平科技進步(成果)獎159項。監管企業在「2022年度河北省科學技術獎」上榮獲29項獎項(3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17項三等獎)。河鋼被世界鋼協授予「低碳生產卓越成就獎」,是我國鋼鐵行業唯一獲獎企業;高速延崇高速公路獲得2022年度「魯班獎」(河北省交通領域首次獲得此項國家級大獎)。
唐山三友集團的具體舉措
唐山三友集團是河北省屬國有重點骨幹企業。該集團總工程師馬德春就「三年上、五年強」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採取的工作舉措和取得的成效回答了本報記者的提問。
馬德春說,聚焦加快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持續培育戰新產業」兩大重點,電池級碳酸鈉、高端電子化學品等一批創新性強的項目加速落地,硅業三期、精細化工等一批戰新產業項目加速推進,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2023年1-11月三友集團完成研發投入8.48億元,研發投入強度達4.21%,較行動前提升1.5個百分點;研發費用加計扣除3.99億元,較行動前翻兩番,工作成效顯著。做到「三個對接」:對接名校,與清華大學等19家知名院校開展合作,與武漢大學共建有機硅新材料研究中心。對接央企,與有研集團、中科合成油聯合開展流化床設備開發,項目被列入「京津冀科技創新協同專項課題」。對接國際,與瑞典Re:newcell公司合作,行業內率先實現回收漿纖維規模化生產,做到了綠色環保、世界領先。24項技術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新溶劑綠色纖維素纖維生產等7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開發了硅基、鎂基、溴系列、氯系列等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市場佔有率產品,新產品產值達103億元,利潤貢獻率超過30%。先後引進院士團隊4個,高層次人才83名。推行「軍令狀」「揭榜掛帥」等市場化機制,打破科技人員薪酬待遇「天花板」。(記者 楊秀嶺)
頂圖:新聞發佈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