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2025年 04月04日 星期五 -- 天氣
有片︳第29屆香港國際影視展舉行 廣東館開館23:352025年深圳家居設計周:深港雙城共築「人文灣區」23:25何永賢:李兆基博士是傑出企業家 亦是備受尊敬的慈善家23:15有片︳「啟德藝術周」3.21開鑼 設公共藝術裝置 沉浸式體驗藝術氛圍23:00有片︳香港影視博覽啟動禮 大使黎明:勉勵新人 發揮創意 裝備自己22:59甯漢豪深切慰問李兆基家人:恒地建設香港貢獻良多22:56劉鑾雄捐4億 中山一院建綜合大樓 甘比出席見證「劉鑾雄樓」啟用22:54港澳各有兩人入選國家第六批非遺傳承人名單22:41 有片︳第29屆香港國際影視展舉行 廣東館開館23:35 2025年深圳家居設計周:深港雙城共築「人文灣區」23:25 何永賢:李兆基博士是傑出企業家 亦是備受尊敬的慈善家23:15 有片︳「啟德藝術周」3.21開鑼 設公共藝術裝置 沉浸式體驗藝術氛圍23:00 有片︳香港影視博覽啟動禮 大使黎明:勉勵新人 發揮創意 裝備自己22:59 甯漢豪深切慰問李兆基家人:恒地建設香港貢獻良多22:56 劉鑾雄捐4億 中山一院建綜合大樓 甘比出席見證「劉鑾雄樓」啟用22:54 港澳各有兩人入選國家第六批非遺傳承人名單22:41 有片︳第29屆香港國際影視展舉行 廣東館開館23:352025年深圳家居設計周:深港雙城共築「人文灣區」23:25何永賢:李兆基博士是傑出企業家 亦是備受尊敬的慈善家23:15有片︳「啟德藝術周」3.21開鑼 設公共藝術裝置 沉浸式體驗藝術氛圍23:00有片︳香港影視博覽啟動禮 大使黎明:勉勵新人 發揮創意 裝備自己22:59甯漢豪深切慰問李兆基家人:恒地建設香港貢獻良多22:56劉鑾雄捐4億 中山一院建綜合大樓 甘比出席見證「劉鑾雄樓」啟用22:54港澳各有兩人入選國家第六批非遺傳承人名單22:41
【商界心聲】落實「兩會」精神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商界心聲】落實「兩會」精神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責任編輯:王錦坤 2025-03-17 22:35:57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中華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 謝湧海

 今年「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大會期間多位中央領導的講話都明確提到,支持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以往幾十年香港經濟發展的切身體會和經驗總結。正如習近平主席曾指出的,國家「四十年改革開放, 港澳同胞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是受益者也是貢獻者」 。

 回顧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多年走過的歷程,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即改革開放之初,香港企業和商界得益於內地各項對外開放的優惠政策、廉價的勞動力和低地租等,通過「前店後廠」、「三來一補」和「兩頭在外」等形式將生產線轉移至廣東經濟特區,成功地支持了國家的對外開放吸引外來投資。同時,也將香港經濟由加工貿易轉型為商業貿易。同期,大量有意投資內地的跨國企業也紛紛落戶香港,最終令香港逐漸發展成亞洲最重要的總部經濟基地,為香港之後幾十年經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據統計,自國家改革開放以來,累計吸引外來直接投資的57%來自香港。

 上個世紀90年代初,內地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革,大量內地企業以H股型式來港上市。在H股和紅籌股熱帶動下,香港資本市場獲得空前的大發展,一舉躋身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其IPO數量一度多年躍至全球之冠,與紐約、倫敦看齊,三者被合稱之為「紐倫港」。資本市場的蓬勃發展還帶動了國際律師、會計等行業的大舉落戶香港,令香港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專業服務中心。

 2000年,國家加入世貿組織後,香港傳統的轉口貿易和航運業鴻運當頭,連續多年達到雙位數增長,香港集裝箱碼頭的裝載數量曾經排名全球第一,迄今為止,香港的海運排名因內地港口吞吐量激增而有所下降,但空運貨物量仍全球排名第一。香港經濟體量雖小,但每年的貿易總額在全球排名仍處在前十位。

 2008年,美國發生金融海嘯之後,我國資本加速「走出去」,香港憑藉其國際金融中心和專業服務中心的雙重優勢,成為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平台,據悉,內地企業走出去63%的資金經香港走向世界各地。該平台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合作中繼續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二,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香港作為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就更需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目前,香港一來需要解決自身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財政收入等問題。二來需要研究在以往融合基礎上,如何進一步以自身的獨特優勢在新形勢下服務國家所需。

 為了能夠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我們一方面要認真學習領會「兩會」精神,清楚國家發展大局的方向和目標,另一方面要清楚香港對國家而言的獨特優勢,並不斷創新提升這些優勢,在落實「兩會精神」中尋找更大的發展機會。

 首先,在「一國兩制」環境下,以確保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利益為前提,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三個傳統的中心,即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和航運中心。

 其次,在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的同時,加強國際交往,對外講好香港故事,積極開展招商引資,進一步發展總部經濟,吸引更多跨國企業將亞太地區總部或分支機構落戶香港,為香港資本市場引入更多資金。

 再次,內聯大灣區外聯國際科創企業,吸引更多科創和研發機構來港發展。不斷改善人才政策和相應的軟環境,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落戶香港,為北部都會區發展進行有效鋪墊,同時,建議港府成立國際上普遍存在並行之有效的類似「主權基金」,支持香港各大學和研發機構的科研成果轉化,以及對有益於香港長遠發展的工程項目進行投資。

責任編輯:王錦坤 【商界心聲】落實「兩會」精神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商報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允許不得使用。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8734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