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欠佳,本港連鎖快餐店持續推出特惠套餐吸客,投資者關注優惠套餐會否拖累毛利。資深財經分析師熊麗萍向香港商報表示:「快餐店推得出優惠套餐,已計過自己條數。」傳統智慧教落經濟轉差,對快餐股反而利好,不過,熊麗萍指出,現在不是吸納時機。
連鎖快餐店持續推出特惠套餐吸引顧客,例如大家樂(341)不定時推出的晚市二人優惠套餐,原價142元減至99元,有素翅搭配叉燒及兩款任選小菜,小菜加10元可轉配原條蒸魚。另外,大快活(052)連續四周推出優惠餐,涵蓋早、午、下午茶及晚市,低至22元一餐。會員在APP內獲取「會員限定優惠券」購買該周的優惠食品,並可以3元加配多款小食。
被問及優惠套餐對毛利的影響,熊麗萍表示,優惠套餐未必賺錢,但可增加銷售量,快餐店在食材成本方面下功夫。另外,推出優惠套餐有宣傳效果,視乎手法。
經濟環境不理想,市民為了節省開支,會轉往快餐店及茶餐廳,但早前大家樂及大快活公布的中期業績,表現失色,其中大家樂半年收入42.65億元,按年下降1.2%。純利按年跌28.2%至1.44億元。主要是受經濟疲軟以及港人北上消費影響,導致餐飲業出現較預期嚴重的下滑。另外,也與去年期內疫後解除限制,銷售強勁反彈,出現較高的比較基數有關。相較之下而大快活半年收入15.53億元,按年減少0.29%;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1552.1萬元,按年跌57.26%。
勞工短缺人工成本難減
被問及快餐股前景,熊麗萍表示,主要從成本、競爭及股值三方面分析。
成本方面,熊麗萍指出,主要是食材成本、薪金成本及租金成本。目前食材壓力不大,在淡市情況下,租金持續下跌,惟獨薪金上升。薪金水平已高於最低工資,香港勞工短缺,雖然經濟環境不好,人工成本難有可減空間。
以大家樂為例,最新半年業績報告顯示,人工成本佔收入比例最高(32.9%),其次是食物和包裝成本(27.8%),兩項成本與去年相若,不過,租金成本(11.7%,去年為10.8%)則有所上升。整體而言,大家樂的毛利率減少至10.3%(去年為12.1%)。大家樂向傳媒表示,明年難有加價空間。
受北上消費及兩餸飯店夾擊
競爭方面,熊麗萍指出,快餐店受北上消費熱潮及兩餸飯外賣店夾擊,而主要競爭來自後者。快餐店有方法應對,例如優惠套餐加錢配其他食品,或控制其他成本。熊麗萍續指,未來觀察「一簽多行」成效,是否可以抵銷北上消費的影響。
熊麗萍認為,考慮到股值不便宜,目前不是吸納快餐股時機。若要選擇的話,她認為大家樂較佳,因為規模大,旗下品牌多元化,包括一粥麵、上海姥姥、Oliver's Super Sandwiches、意粉屋及米線陣等。
餐飲業要從困境中尋出路
本港餐飲業面對目前困境,知名美食集團敘福樓(1978)主席黃傑龍向本報表示,現時整體消費力疲弱,與北上深圳消費有關,內地餐飲質素可能比香港好,服務比香港好,價錢比香港低,本港消費者所以尋找更合理的選項。
在此情況下,本港餐飲業必須找尋競爭方法,部分提供深圳沒有的高質素食品作招徠,例如靚紅酒、由頂級廚師烹調的菜式。不過,此類企業僅屬鳳毛麟角。大部分食店以價格吸引顧客,推出減價優惠以應對消費疲弱。他認為,快餐店的新挑戰為兩餸飯外賣店。
統計處數字顯示,去年香港整體食肆總收益達1095億元,按年大升26%,惟較疫情前2018年的1195.55億元的新高紀錄,仍減少約100億元。今年首三季合計818.16億元,較去年同期略減約2.8億元。
按食肆類別分析,若對比去年第三季數據,今年第三季中式餐館及酒吧收益跌幅最高,分別為7.7%及6.1%。而非中式餐館收益跌幅較低,只有0.6%;僅快餐店及雜類飲食場所收益錄得升幅,分別為8.5%及0.3%。(記者 陳薇)
頂圖:市道欠佳,本港連鎖快餐店持續推出特惠套餐吸客。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