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2023深圳企業創新發展大會在光明區雲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70多家央企參會,9個重大科技成果正式發布,5家研究院落地深圳,17個央地合作項目現場簽約。
本次大會由深圳市人民政府與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莊樹新,華潤集團董事長王祥明等出席。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祥明在致辭中表示,作為駐港央企,華潤立足香港,面向內地,深圳始終是華潤投資興業的沃土,創新創業的重地。截止到目前,集團26條業務單元中有17家總部設在深圳,華潤微電子南方總部、華潤雪花、深圳寶安科創城等一批重大項目快速推進;聚焦科技創新,華潤集團與深圳大學、中科院深圳先進院、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鵬城實驗室、深圳灣實驗室等高校和高水平研發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促進產業升級。
5家創新型研究院落戶深圳 (主辦方供圖)
9項重大科技成果促進共享和轉化
會上發布的9項重大科技成果來自央企、地方國企以及科研機構。其中,中廣核集團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立足於世界最高安全要求和最新的技術標準,目前已實現首台機組商運;深圳市中電電力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新型電力系統「源網荷儲」、多迴路便攜式電能質量綜合分析儀、輕量級光伏就地顯示平台解決方案可保障新型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和穩定;中設數字(中建科技旗下企業)發布的八仙XBOAT工程建設數碼化協同交付平台,用簡單智能的方式進行項目全生命周期數碼化管理,賦能企業數碼化升級轉型;深圳特區建工集團與華為終端聯合發布的可變空間智能化人才房將裝配式裝修技術與全屋智能化設備結合,激發人才房升級活力,達成更好的居住體驗。。
5家創新型研究院為深圳新添產業平台
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5家創新型研究院落戶深圳。包括中煤(深圳)研究院、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新材料國際創新中心、中國農發藍色種業創新研究院、中國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以及深圳國資國企產業創新中心「專精特新企業出海服務基地(深圳)」等。
新成立的研究院是產業科技創新的重要平台,致力於提高科技自主性、原創性、引領性前沿創新研究和技術開發,實現前沿領域和關鍵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
17個重大簽約項目促進協同創新
17個重大簽約項目則涉及公共衛生、智慧城市、金融信創、醫療健康等多個產業。其中,深圳市人民政府與華潤(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2023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攜手推出更多新業務新模式,挖掘更多新市場新機遇,開闢更多新領域新賽道。
中電金信聯合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深圳雲計算中心)、珠海華潤銀行產學研用相結合,投入2100萬元人民幣,共同研發一套基於雲原生架構和信創的分布式銀行核心業務基礎平台。該平台突破銀行核心業務系統關鍵技術,解決銀行IT核心系統被「卡脖子」問題,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並帶動國產信創生態鏈的協同發展。
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清控核能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關於陸上小型壓水堆技術合作的投資協議,協議金額達1億元;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深圳大學簽訂了中核集團「領創科研」項目。
大灣區科技創新動能澎湃
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敖宏表示,集團與深圳市人民政府不久前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圍繞打造稀土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達成共識。他希望在深圳建設產業創新主陣地、塑造產業培育大平台、構建協同創新新生態。期望全行業進一步聚焦創新資源,深化落實人才、技術、項目、資金多領域高效創新合作機制,培育更多新技術、新產品、新應用、新場景,打造國際領先、世界一流的稀土創新平台,
中國電子副總經理周進軍表示,中國電子將在深圳設立供應鏈服務子集團,打造專業化、國際化的國家級供應鏈服務平台,實現上下游供應鏈和產業鏈的集聚融合。
中國南方電網總工程師汪際峰認為,建立新型電力系統要做到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和安全支撐,按照國家的要求發揮國企、央企「頂樑柱」的作用。同時,與各類創新主體,協同創新,融合發展,引領高質量發展。
深智城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春介紹,深智城將圍繞「數字中國」重大國家戰略以及深圳打造「全球數字先鋒城市」的戰略目標,勇當尖兵,以創新驅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認為,正是深圳「開拓、創新、包容」 的特質與城市文化,孕育了像騰訊這樣的高新科技企業。
當下正值新一輪科技變革與產業變革的關鍵節點,全球經濟格局和產業形態正在加速重塑。在這個過程中科研機構、企業、科學家、工程師都是創新的細胞,共同凝聚成國家創新強大的突破的一個軀體。(記者 黃鳳鳴)
頂圖:9項重大科技成果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