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團結香港基金提9項政策倡議 將香港發展為國際教育樞紐

團結香港基金提9項政策倡議 將香港發展為國際教育樞紐

責任編輯:靜文 2023-09-04 11:47:55原創 來源:香港商報網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新一份題為《將香港發展為國際教育樞紐》的政策倡議報告。報告強調在全球的人才爭奪戰中,建設教育樞紐是香港及大灣區培育未來人才、應對新產業發展的關鍵一步。此外,教育及培訓的擴張亦能為人才發展提供所需資源,提升香港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及吸引力。基金會在進行超過40個持份者訪談後提出9項建議,以提升全球學生在港就讀的誘因,提升他們在港生活的質素,從而更有效吸引及挽留人才。

27.jpg

 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基金副總裁兼研究部聯席主管水志偉(上圖右)、基金助理研究總監兼教育及青年研究主管郭凱傑(上圖左)等人今日(4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最新一份報告,就香港發展為國際教育樞紐提出9項建議。

 一是與國家教育部緊密合作,爭取內地與香港高級文憑資歷互認。院校專家指出,缺資歷互認是吸引及錄取學生的一大壁壘;如能達成互認協議,將讓內地的專科畢業生得以在港進一步深造,反之亦然,更能包括職業及專業路徑在內。由於內地專科及香港副學位的修業年期不一,兩地廣泛互認在執行層面上存有困難;政府可以考慮從具有迫切人力需求的高級文憑入手,逐步建立兩地互認課程清單。

 二是提高教資會資助大學和自資院校的非本地收生上限。教資會大學的受訪者指出,目前20%的非本地學生上限是其課程擴張的重要制約;因此報告建議將學位及副學位的非本地學生上限調升至50%;自資院校就內地、澳門及台灣學生的上限,可從目前10至20%上調至30%,兩者均確保維持本地學位供應不變。報告估算,以上調整將讓副學位及學位的非本地學生比例從目前約10%提升至23%。

 三是充分利用北部都會區強化商校合作。具體措施包括設立大學產學研基地,聚集高等院校及產業,以及針對輔助專業的綜合培訓基地。

 四是深化香港高等院校和大灣區分校之間的協作。報告指出,政府可推動設立更多雙學位課程,讓學生修業年期內可以在兩地院校進修,並在畢業後同時獲取兩所院校的學位;同時政府亦參照香港大學及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之間的安排,建立教師的兩地聯合聘任安排(包括稅務安排)。

 五是提升私營學生宿位供應。相對大學宿舍而言,私營學生宿舍的建設年期及財政周期短,同時以市場價格營運,更能有效在短時間內增加宿位供應。詳細而言,可以在土地招標和私人土地契約修訂/換地的賣地條件中加入新條款,規定所需學生宿舍比例,並推動將酒店、公寓和閒置學校等改建為宿舍。

 六是為非本地學生來港就業或受訓擴大簽證許可。政府可以考慮將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IANG)拓至高級文憑畢業生,以增強挽留輔助專案人才留港發展。此安排將允許更多經輔助專業訓練的學生在畢業後可以留港兩年,而非只涵蓋學位及以上資歷。

 七是增加針對東盟和「一帶一路」學生的獎學金。以針對第一年公帑資助學士學位的「一帶一路」獎學金為例,就可以將名額由目前100個增加至300個。

 八是統籌宏觀層面的宣傳及院校規劃,以提升本港高等院校的吸引力。推廣方式可包括在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舉辦教育展、論壇、會議及其他到校宣傳活動。個別自資院校在推廣資源方面較缺乏,非常需要政府透過貿易發展局與院校緊密合作,給予適當支持。

 九是協調就業機會以挽留人才。報告提出,政府應充分利用8大中心、大灣區、以及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促進人才、企業和工作崗位之間的良性互動。記者 林駿強

責任編輯:靜文 團結香港基金提9項政策倡議 將香港發展為國際教育樞紐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