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文
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10月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日前李家超與21位司局級官員齊齊落區,聽取地區人士對本屆政府第二份施政報告的意見。諮詢會上市民暢所欲言,大到經濟、教育、生育、旅遊等政策問題,小到地區交通、環境衛生等議題,發言的市民都直抒己見,不僅提出問題、表達關注,更提出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為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言獻策。
特區政府認真聽取市民意見
今年的施政報告諮詢有兩個特點:一是諮詢工作比去年做得更深入及廣泛,不但落區的官員比去年多,而且安排的諮詢會亦較去年密集,反映特區政府對市民意見的重視。二是特意將地區諮詢會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由行政長官和官員聽取市民發表意見;第二部分是小組討論,市民分為四組,分別圍繞「拼經濟」和「為民生」,特首和官員們能與市民就經濟民生與市民作深入討論,令交流更加深入。
李家超強調,在完善地區治理體系後,地區工作會做得更到位,包括會建立一些地區治理專隊,將大家的意見一一收納,積極處理,並落實大家關注的新措施。新一屆特區政府對施政諮詢工作的重視,其實是反映對社情民情、對民間智慧的重視,這正是落實良政善治的關鍵。新一份施政報告充分吸納社會各界意見,必定可以助益施政,令政府政策更加貼地,真正令市民獲得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在首場的地區諮詢會,有超過100名市民參與,當中包括基層、中產、青年人、學生、退休人士等,在會上眾人紛紛向特首就人口老化、稅務減免、住屋安居、文化藝術以至地區交通等問題表達意見。李家超特首對於民意的重視毋庸置疑,他多次表示非常重視今次的地區諮詢會,並指上一年的施政報告,社會普遍認同政府的施政方針,希望今次可以多聽意見,鞏固上一次落實的政策,將政策做深做廣,以及定立優次。今屆特區政府民望顯著上升的主要原因,正在於政府在施政上對於民意的重視和回應,由全面通關復常,到切實解決市民住屋問題,提升政府管治以至對青年工作的規劃等,都切實回應了市民的意見,這是現屆政府管治的一大亮點。
多落區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
特區政府既要認真聽取市民對政策及地區治理的意見,積極在施政報告上汲取及反映,也要虛心聽取市民對政府一些政策的反對意見,例如樓市「撤辣」問題,現時的「辣招」已經實施了13年,香港樓市以及整體環境早已「換了人間」,樓市關係香港經濟以及社會消費的「財富效應」,在當前經濟不景之下理應作出全面檢討。固然,政府施政有其考慮,但既然是廣開言路全面諮詢,既然是要問計於民,就不應先有預定立場。
國務院總理李強早前表示,以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轉變職能、提升效能、改進作風。要推動各級幹部多到一線去,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向人民群眾學習,真正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推動良政善治,促進人心回歸,就是要讓市民安居樂業,切實解決市民關注的問題,提升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這是所有施政的根本,要做到這點就要求官員更多到地區一線,去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諮詢只是第一步,聽取意見後積極回應,積極解決才是關鍵。
香港正進入由治及興的關鍵時期,與由亂到治相比,由治及興難度更大,對於管治的要求更高,再加上外圍形勢的嚴峻挑戰,香港正進入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年代,各種經濟民生的困難亟待突破。在這個時候,特區政府更需要開放胸襟,放開思想,多聽取各界不同的意見。李家超特首重視地區諮詢,其實就是希望聽到市民更多有價值的意見來完善施政。這次施政報告的地區諮詢就是要吸納這些「民間高手」的意見,來補充政府的不足,令政府施政能精準掌握民情民意,更貼近基層、更接地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這才是地區諮詢最重要的意義。
圖源: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