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敏盈
完善國際貨幣體系,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是建立中國式現代化金融體制的一項核心內容;是貫徹中央有關深化高水平改革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需要。在這種大勢下,人民幣國際化經過20年的探索和累積經驗的穩慎發展,近年開始步入制度設計與行動有序加速推進的新階段。
人民幣國際化方興未艾
據近日在北京「國際貨幣論壇」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報告2023》顯示,截至2022年底,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達到6.40,較上一年度增長了18.08%,並將繼續保持長期向上態勢。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認可度、接受度不斷升溫,人民幣國際貿易計價結算職能全面持續鞏固增強。2022年,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金額為10.51萬億元,同比增長32.4%。我國對外貨物和服務進出口的人民幣結算佔比為22.7%,較上一年度提高4個百分點。
這些數字有力地彰顯出人民幣國際化的實效、潛力及發展前景。隨着中國經濟的累增,開放水平的提升,人民幣的跨境支付、投融資、儲備和計價等國際貨幣功能的全面增強,人民幣從國際市場上幾乎完全空白,到目前穩居全球主要貨幣前列,人民幣國際地位與中國經濟國際影響力極不相稱的狀況正在改變。人民幣國際化不再只是中國人的願景盼想,而是市場看不見之手促成發展變化的現實。中國正從建設機制和應對策略上緊抓機遇,因勢而謀、順勢而為、乘勢而上。
三年疫情和地緣政治衝突等全球性挑戰,使國際貨幣供給缺口問題進一步激化。隨着人民幣國際化功能不斷完善,相對的穩定性及中國經濟發展的支持,逐漸為新興市場認識接受,以人民幣作貿易結算被廣泛應用。人民幣國際化為廣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提供了國際支付貨幣和儲備貨幣的新增選項,並推動國際貨幣格局朝着多元競爭、相互制衡的多極化方向轉變。
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有充分條件和能力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作出更大貢獻。目前香港約有9500億元人民幣存款。全球75%離岸人民幣支付款額經香港處理,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額超過9萬億元人民幣。香港穩健的金融體系也獲得國際組織的認同。最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執行董事會發表一份評估報告,肯定香港金融業穩健的制度框架和監管水平。
提升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競爭力
事實上,今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已成為香港金融發展的重中之重,成為「興」港大計中最為關鍵的世紀工程以及融入國家發展最直接、最具功力的歷史大任。可以預期,未來數年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角色將更加重要,作用將更凸顯。機遇中充滿挑戰,可謂任重道遠。
無疑,香港應該繼續發揮「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牢牢把握共建「一帶一路」加速金融市場開放的大方向,力促國際投資者參與內地金融市場的深度與廣度;積極推動大灣區乃至全國的跨境人民幣互聯互通,不斷優化擴建跨境人民幣基礎設施,擴大跨境金融合作,豐富人民幣市場產品,努力推動雙循環格局發展。同時,大力開展政策和服務措施的調整與金融科技的創新,尤其是數字化人民幣和綠色金融的開發、研試與推廣,使這些金融新科技轉化為可見的價值效能,進一步完善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結算、計價和融資功能,不斷促進和加強高質量的人民幣國際化業務經營能力、經營成效,全面提升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競爭力。
東盟和中東是香港發展人民幣國際化業務的重要着力點,也是「一帶一路」中前景廣闊的投資熱土、商貿福地。今年行政長官率團先後展開對中東及東盟三國訪問,取得一系列豐厚成果,隨着香港與東盟及中東國家交流合作不斷頻密和深化,人民幣國際化也因此注入新動能。充分利用RCEP生效帶來的區域經濟發展一體化及成員國之間金融業更高層次開放機會,吸引這兩地區國家在香港建立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市場,發展石油、煤炭、天然氣、鐵礦石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場,不斷增加這些地區國家使用人民幣貿易需求,應該成為未來特區政府不懈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