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毛筆的起源,有說是「虞舜造筆,以漆書於方簡」,亦有說是「蒙恬 始造」(李兆志《中國毛筆》)。無論如何,毛筆的出現,的確改變中國文化發展的軌跡,國民從此有了書寫工具,可以把生活的一點一滴記錄下來。
毛筆的種類很多,按主要原料分類,可以分為狼毫、羊毫、兼毫、雞毛、豬鬃等,也有人類的胎毛和鬍鬚 。 (按:「毫」, 即 「細長而尖的毛」)。當然, 不同原料的筆有不同用途。在今日的香港,訂製傳統功能毛筆的人越來越少,反而胎毛筆的訂製者卻仍有一定數目。無他,那是父母為孩子特製的「紀念品」, 也是對孩子未來的一片祝福。
張虹霓示範製作毛筆。 葉德平提供圖片
五靈髮製胎毛筆
張虹霓說,不同位置的頭髮有不同的稱呼,而且用於製筆時,也有不同的功能——正前方,龍髮;正後方,鳳髮;左方,貴人髮;右邊,文昌髮;中間,五靈髮。他指製筆時會根據次序配置,各有不同寓意。
傳女不傳男
「昔日滿清的 王子貝勒在四歲時,要到我曾太祖父那裏剪髮。」香港毛筆博物館張虹霓說。後來,張氏祖上把剪下的頭髮製成毛 筆,這就是今日稱之「胎毛筆」。
筆者好奇,為什麼張氏胎毛筆開始時,是「傳女不傳 男」?張虹霓說: 「剃完髮後,把頭髮拿回來,讓我祖太奶奶張楊氏製筆。她當年從瀋陽故宮裏學會毛筆製作 技藝,於是把它應用在胎毛筆製作上。於是,形成我家傳女不傳男的傳統。」
香港毛筆博物館的藏筆之一。
傳女不傳男,那張虹霓又怎學會這家傳技藝?
「我生於四川,1957 年,我們一家遷居北京十八里店呂營張家坊子。從此,我就在祖父張賀亭、 祖母張段氏的筆莊學習製作毛筆,於是成為了張楊氏製筆法唯一男性第五代傳人。」張虹霓解釋道。
1969 年,張虹霓移居香港,可是香港沒有毛筆廠,因此他只好在一家製鞋廠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張虹霓為老闆製作了一支 「龍衣蟒袍」胎毛筆後,聲名大噪。其後,在老闆的安排下,他在 1971 年,為一個意大利人製作了一對 「一揮千鬚 動」的真人鬚毛筆。自此,廣為各大媒體報道,也 為他的胎毛筆事業奠下基礎。 「當時,香港電台、中央電視台、日本NHK電台都來訪問我,從此人 人都知道我家的胎毛筆製作技藝」。
曾經以胎毛製筆的小朋友。
時至今日,張虹霓已把胎毛筆製作技藝傳至第六代,他的女兒和兒子都學會這門技藝。而且,愛筆成癡的張虹霓為了弘揚毛筆文化,2016 年在土瓜灣建立了 「香港毛筆博物館」。從此,他便以此為基礎,一方面弘揚毛筆文化,另一方面也以筆藝行善積德。
備註:「毛筆及胎毛筆製作技藝」獲提名至香港非遺增補清單,現正由筆者進行調查和研究中。
作者簡介
葉德平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高級講師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 、香港作家聯會會員 ,著作包括 《戰鬥在香港 — —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圍城苦戰 — —保衛香港十八天》、《古樹發奇香 — —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 》 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