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帽山南面山腰的重置舊客家圍村三棟屋村,入口石坡上的牆壁出現「天橋之城」壁畫,這是新界鄉議局「鄉情畫意」彩繪計劃(下稱:計劃)的第八幅亦是最新的作品。負責繪畫的藝術家指荃灣的新舊建築已被天橋串連起,天橋數目之多已使荃灣成為世界最多天橋城市,亦屬全港獨有特色。
眾嘉賓為鄉情畫意彩繪計劃荃灣區天橋之城壁畫舉行收筆禮。 馬會提供圖片
鄉議局冀為27鄉繪具鄉情彩繪
鄉議局在2018年10月展開該計劃,目的是希望以藝術方式,凸顯鄉郊色彩,為鄉郊帶來藝術氛圍,令公眾和郊遊人士更加認識鄉郊文化。計劃得到賽馬會贊助,會陸續為27條鄉繪上以新界鄉情為主題的社群藝術彩繪。計劃的主要負責畫家林旭輝說,當時原定三年時間做完,但在社會事件及疫情影響下進度受阻,至今只為八條鄉繪畫壁畫。不過現時疫情放緩,可加快進度,若沒有大問題,預計用三至四年時間完成餘下各鄉畫作。到時會出一本書,讓人綜合了解計劃情況。
林旭輝指社群藝術的意義着重參與,因此在計劃展開之初,就到每一個鄉做創作工作坊,之後邀請鄉內長輩、鄉長、村長等說出鄉村故事,「鄉村裏識畫畫的人可能較少,所以這些故事只是幾隻字,畫火柴人都收貨」,結果這次他收到七八張素描。創作完之後,他就為壁畫起稿,得到鄉委會同意後展開繪畫工作,村民及馬會義工分批參與畫壁畫。
位處通衢大道旁的天橋之城壁畫,乘車或路過人士一眼望到。
新界鄉村有不少祠堂、鄉公所,舞龍、舞獅、吃盆菜也是特有文化,這些都是各鄉委會鍾愛的題材,不過,林旭輝指要看各鄉實際情況,說出他們自己的故事。他從創作工作坊了解到,荃灣這個新界第一個衛星城市,經歷六十年發展,現在已成新城舊鎮,有26個屋苑、20多個商場、舊建築物如寺院及三棟屋博物館等,它們由數十條天橋貫通,2017年時據知已有40多條行人天橋,被稱為天橋之城、天空之城,數目之多令荃灣成為世界最多天橋城市,這幾年還在建設中,紀錄至今未被打破。
三棟屋村地理環境成優勢
三棟屋村今次雀屏中選,村內地方成為繪畫地點,原因與地理環境有關。荃灣鄉事委員會主席邱錦平表示,鄉委會兩個月前就計劃到幾條鄉村視察,如汀九村、老圍村等,發覺有些村雖然有牆壁可以繪畫,但出現滲水問題,畫師指這情況壁畫難上色亦容易脫落。最終找到三棟屋村,因它符合最重要的條件,牆壁面向行人路及馬路,沒遮擋,亦很開揚,人流及車流都多,乘車進出沙田時容易一眼看到壁畫。而牆壁屬建築署,要申請才可繪畫。整個繪畫過程包括準備工夫為時約一個月,收筆禮於9月28日舉行。(記者 鄭玉君)
出席收筆禮人士在三棟屋村牌坊留下大合照。記者 鄭玉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