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研社成員 吳桐山
近幾年各地流行一種盲盒風。所謂的「盲盒」是指消費者不能提前得知具體產品款式的盒裝商品,具有隨機的屬性。從玩具盲盒、美妝盲盒、文具盲盒再到機票盲盒、寵物盲盒,各類盲盒接踵而至。直到現在汽車界也颳起一陣盲盒風,特別是一些新興電動車品牌,僅靠一款概念車就推出盲訂,以限定款的飢餓營銷方式激發了消費者的購買慾,但一些品牌到交付時卻貨不對辦,讓消費者欲哭無淚。
汽車界的「盲訂風」起源於明星品牌特斯拉。2016年,在Model 3發布會前一天,特斯拉在美國開啟了預售,這在業內看來是一種比較反常的做法。當時傳統的做法,車型預訂最快也只會在發布會結束後立刻開啟,沒道理讓消費者去買一個既不知道長什麼樣,也不知道能做什麼,甚至不知道價格的商品。
但因為有了Model S、Model X的產品競爭力積累和特斯拉品牌光環在前,消費者似乎放下了對新車的猶豫,反而被未知的事物吸引了好奇心,加上品牌的飢餓營銷極大地刺激了公眾和粉絲的神經,一種「手快有、手慢無」的心態,最終因為「盲訂」,40多萬輛一掃而空,轟動了整個汽車行業。
正因為特斯拉的成功,內地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也跟風開始嘗試盲訂策略。上汽大通、蔚來、吉利等進入盲訂模式,尤其今年以來,傳統車企也紛紛跟進,貌似不搞盲訂就跟不上時代。就連現在備受爭議的恒大也有傳聞稱,目前恒馳5在五一期間盲訂開啟10個小時內,訂單就達到5萬台。
盲訂是一種創新的眾籌營銷方式,品牌利用消費者對未知事物趨之若鶩的心態,給出一些概念、圖紙,「畫大餅」給消費者,消費者交完預訂款,甚至全款之後,少則半年時間,多則兩三年才能交付新車。這類似於房產市場的期房模式,當然結果也和期房類似,出現各種各樣的風險,如延期交付、貨不對辦,或者質量不如宣傳等。如小鵬汽車就因存在虛假宣傳行為、延期交付等多次被用戶投訴。
完善法律法規陸續有來
雖然香港也有《商品說明條例》,但這種盲訂模式,《商品說明條例》很難監管。因為它並沒有實物供大家參照,具體描述一款車的外觀、性能等,如果提車時發現貨不對辦,商家可用消費者想像得過於美好來搪塞,事實上一開始商家給予大眾的也就是個「概念車」。
而且這種盲訂模式在大環境不好的時候,更有可能「爛尾」。今年全球經濟下行加上俄烏戰爭,通貨膨脹背景下,缺芯、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爛尾風險比往常高。如果真的不幸遇上延期交付或者直接爛尾,消費者難道就只能認栽?
總的來說,隨着科技的進步、營銷方式的發展,後期維權糾紛的概率會愈來愈高,這為我們的市場監管帶來不小的新挑戰。作為消費者也要保持清醒頭腦,莫要跟風「盲盒」。
盲盒雖「盲」,卻不能成為監管的盲區。今年年初,上海市場監管局制定了《上海市盲盒經營活動合規指南》,規定盲盒內商品實際價值應與其售賣價格基本相當,單個盲盒的售價一般不超過200元,且盲盒經營者不得向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銷售盲盒,算是為行業劃了「紅線」。相信未來政府部門完善法律法規的動作會陸續有來,以提升盲盒行業規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