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四十周年:同安篇:產業興村繪就「富民卷」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四十周年:同安篇:產業興村繪就「富民卷」

責任編輯:薛正軒 2021-12-03 16:46:12 來源:香港商报网
    作為全市最大的行政區,同安是廈門農村面積最大、農業佔比最重、農民人口最多的區,是全市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其中,軍營村、白交祠村是海拔最高的兩個高山村。曾經,這裏由於貧困「藏在深山人不知」,脫貧致富「山長水遠步步難」。40年來,這兩個村子因地制宜,不僅走出了綠色產業脫貧的典型路子,更成為同安鄉村振興的「排頭兵」。
 
    記者 侯又華:生活在廈門,無人不知軍營村,這裏曾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我們從山下一路開車上山,據說,這一路一共有189道彎。言下之意,要想摘掉這貧困的帽子,第一道坎,就是這189道彎。然而,40年時間,這裏的村民寫下了「山上戴帽,山下開發」的脫貧故事,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走進軍營村,映入眼簾的是一棟棟獨立的小樓,55歲的居民高金余和兄弟姐妹在自家小樓前泡茶閒聊,2013年,在外打工的高金余回村,開起這裏的第一家民宿。
 
    同安區軍營村村民 高金余:現在生意很好。這是我們以前的老房子,(當時)一百平方米左右住着四十幾個人。我希望新的跟舊的(樓房)在一起,能夠憶苦思甜。
 
    這個大皮箱,高金余用了40年,卻一直捨不得扔。40年前,軍營村裏住着700多名村民,每個人只有不到1畝茶園,人均年收入才200多元。
 
    同安區軍營村村民 高金余:當時日子確實太苦了,吃不飽穿不暖 我就帶着這個皮箱,所有的家當就幾件破衣服,跟我哥走也要走出這個窮山溝,當時就想,再也不回來了。
 
    原同安縣軍營村村委會主任 高泉國:1986年的時候,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副市長的習近平第一次到軍營村,他說要封山育林、植樹造林,要致富,先修路,要大力發展茶葉,要辦好教育。
 
    牢記囑託,村民們開始有序開墾、種茶種果。隨着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推進,2005年,軍營村的路通了,燈亮了,公交車也上山了。為了帶動更多村民返鄉創業,軍營村成立了返鄉青年創業聯盟,如今,返鄉創業青年已經有30多位,大家把故鄉老宅變民宿,茶園「綠葉」變產業,村民的人均年收入比40年前翻了200多倍。而相鄰的白交祠村,這些年也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安區白交祠村村民 楊梅香:比如人均收入,當時才100多元,變到現在人均4萬多元。
 
    黨校辦到高山上,教授請到家門口。2016年,高山黨校設在了這兩個脫貧致富村,村民們當起了講解員,學員們深入農村田間地頭,在對比今昔「看變化」中傳承精神,在現場體驗「接地氣」中感悟作風。
 
    遊客 蘇小燕: 以前溫飽都是問題,現在大家過來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還有建築,覺得真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軍營村、白交祠村為樣本,如今,同安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了新的跨越,17個村入選省市鄉村振興試點示範村,5個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伴著綠水青山,鄉村振興的幸福畫卷,正在這片沃土上徐徐鋪開。(胡薇 劉雲)
責任編輯:薛正軒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四十周年:同安篇:產業興村繪就「富民卷」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