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村三百多年的沙頭角禾坑村,早前拜祭眾太祖山,由大房五福堂主祭,受疫情影響不少海外子孫未能返港,參與祭祖人數減少,約有30人。拜祭活動長達5小時,共有5站,最後一站路段布滿泥濘,但眾人跟到足,沒有退縮。由於祭祖採取大房與晚房輪流拜祭形式,對大多村民旅居海外的禾坑來說,祭祖人手常存不足情況,因此眾房議決明年拜太祖山改為三房一統,同心同德一齊拜祭,以彰顯李氏族力,冀祖宗也得到感召,佑族人福壽康寧。
村民先經過村中祠堂到草堆嶺拜祭祖先。
慣例由各房輪流主祭
禾坑開基祖為李德華,於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率族由博羅縣遷至禾坑村。由德華公迄今,已傳了16個字輩世系,「德、權、捷、朝、廷、國、道、錦鈞欽、新、開、萬、載、奕、世、其、昌」。德華公生一子權林,權林公生三子(另有一子早殤),分別是長子捷桂、次子捷榮、三子捷芳,三名兒子的後人即三房人組成現今的禾坑村,大房及三房居於上禾坑,二房居下禾坑。禾坑人口並不少,超過2000人(包括海外、外嫁女及嫁入村者),但九成人在海外如英國、荷蘭、加拿大、南美洲等居住,在本港的不超過200人。
祭祖村民有兩歲娃兒,對草堆嶺祖先古墓感好奇。
重陽祭祖慣例由各房輪流主祭,各房包括大房五福堂、二房五桂堂、三房三餘堂。五福堂司理李雲亮表示,因疫情影響,不少大房的海外子孫未能返港祭祖,形成參與人數較少。10月17日早上10時,先拜祭五福堂祖先及李氏祠堂祖先,到近11時的出發時間,李氏拜山子孫近30人,其中有兩名為兒童,分別是7歲及2歲半。
拜祭眾太祖山,意謂到幾房之先祖墓地致祭,首站到上禾坑村內的草堆嶺,拜祭青山公夫人羅氏及權林公夫人曾氏,青山公為開基祖李德華的父親,李德華當年從博羅擔挑父母遺骨來禾坑開基,母羅氏安於草堆嶺,父青山公就安於龜地(上禾坑村與下禾坑村交界地方),即是拜祭的第二站。第三站到營盤坳拜祭開基祖德華公及二世祖權林公。這墓穴地點位處沙頭角公路旁,昔年仍屬禁區範圍,須要拿禁區紙才可前往,自2012年解禁後,村民前往方便多了。墓穴曾經兩次重修,分別是光緒六年(1880年)及2012年,外觀現在看來仍新淨。
到對門嶺拜祭房塚要走過泥濘路。
最後一站要走泥濘路
首三站所祭者都是眾房祖先,之後兩站是主祭即大房的祖先。第四站是拜祭五福堂太祖捷桂公與夫人溫氏,其墓穴位於石涌坳。最後一站返回上禾坑村稍事休息半小時,之後到村內對門嶺向五福堂房塚致祭。前往對門嶺,路途有點艱辛,因為要走過滿是泥濘的草地,有些地帶更是「腍軟」,主祭雖備有膠袋權充腳套,仍難避免弄污鞋子。
房塚即一房之公墓,建於1953年,此前原為吉穴安葬捷桂公夫人溫氏,因為遷就興建房塚而遷到石涌坳與夫同葬。據李雲亮說,戰後社會環境不佳,但葬禮、拜山所費不少,於是父老們議出折衷辦法,就是興建公墓,集中安置祖先金塔,大房的後人其時各自肩挑放於半山腰旱田的祖先金塔放於房塚,絕大部分為「廷、國、道、錦(大房用錦,二房及三房分別用鈞及欽)」字輩祖先,男骸143位,女骸107位,其中21位是不知名號。拜祭房塚,須化衣200多份,因此拜祭時間較長。到下午近4時,祭祖活動結束,眾人返回五福堂,與其他村民享用盆菜。(記者鄭玉君)
頂圖圖說:開基祖及二世祖墓穴位於沙頭角公路旁,前往拜祭較其他祖先墓方便。記者 鄭玉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