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5日晚控制首都喀布爾後,阿富汗塔利班,這一外界眼中狻為神秘的組織再次成為國際輿論焦點。
中新社旗下最新一期《中國新聞周刊》刊發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阿富汗訪古行記》作者劉拓的署名文章稱,在當下,塔利班也許是阿富汗回歸穩定和統一,相對不壞的選擇。
劉拓曾在2014年和2017年兩次到訪阿富汗,足跡遍布其34個省中的10個,以及喀布爾、坎大哈、赫拉特、馬紮里沙里夫等諸多城市。他說,在阿富汗,城市和鄉村、中產和平民、男性和女性,以及不同民族之間,都存在着深深的壁壘,每一個外來遊客能夠得到的信息都只是其中的一個側面。
「阿富汗的民族較為複雜,普什圖人是阿富汗的主體民族,也是塔利班的主要依靠,他們在全國都有分布。」劉拓表示,在坎大哈等南部城市,幾乎全都是普什圖人。然而,這一主體民族在全國又沒有壓倒性多數,因為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哈紮拉人和艾馬克人的總數,超過了普什圖人。這種複雜的民族構成,與多山的地形一起,讓阿富汗很難形成一個有凝聚力的國家。
在劉拓看來,在阿富汗不同的民族之間,對塔利班的支持程度很不同。因而,外來遊客通過和當地人的交流來了解對塔利班的支持情況,很容易形成偏見。例如,巴米揚省的主體居民是哈紮拉人,他們特殊的長相和信仰導致其成為阿富汗最容易被恐怖襲擊和種族仇殺傷害的平民。哈紮拉人對塔利班與生俱來的恐懼心態,也會傳遞給實地探訪過阿富汗的中國人。但作為阿富汗第二大民族,塔吉克人對塔利班卻並不那麼排斥。
劉拓介紹稱,坎大哈的居民幾乎都是普什圖人,那裏雖由政府控制,但有大量居民對塔利班持同情態度,「提到塔利班時,他們的神情和豎起的大拇指,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劉拓認為,2021年的塔利班,相比於1996年,在政治上似乎成熟了很多,作出了溫和化、現代化的承諾。「不管怎樣,塔利班當年的殘繪統治和對文化遺產的摧毀,是其無法磨滅的污點,但在當下,也許是阿富汗回歸穩定和統一,相對不壞的選擇。」
頂圖:8月18日,阿富汗塔利班成員在喀布爾街頭巡邏。新華社/美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