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泰亨鄉剛在限聚令收緊前,完成每五年一屆的太平清醮。筆者趁打醮期間重遊文氏的聚居地,欣賞鄉中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文氏被稱為新界五大氏族之一,明朝已在泰亨開村,首先建立祠堂村,其後再出現中心圍和灰沙圍。兩圍一村今天遍布3層高的現代丁屋,但灰沙圍仍可見昔日用作防衛的磚砌圍牆和更樓,只可惜舊門樓在1981年拆卸重建,令完整性打折扣,以致這幅清初圍牆只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
文氏宗祠按傳統模樣重建,感覺上與舊式祠堂無大分別。
中心圍以磚築砌的門樓高聳,入口貼上對聯和揮春。陳天權 攝
兩進式的文氏宗祠外形宏大
同樣建於清初的中心圍,則保留了早年的門樓,但磚砌圍牆只剩下一面,沒有被古蹟辦列入評級名單。門樓入口有一副長長的對聯,勸勉村民勤儉慈孝,最矚目的是門頂一張由「福祿壽全」4字組成的揮春。
每條鄉村最重要的建築物多是祠堂,泰亨也有一座兩進式的文氏宗祠,外形宏大,但其實它是十多年前才重建的。舊祠堂建於明代,因受白蟻蛀蝕而逐漸倒塌,20世紀中僅餘牆垣。泰亨鄉村代表文仁炳說,他的祖父和父親曾先後發起重修祠堂,但遇上阻力,直至20年前,族人終於決定按舊祠大小重建,並到內地尋找傳統物料,花了3年時間於2005年1月落成。另外在祠堂旁增建文山公園,豎立文氏先伯祖文天祥(號文山)的塑像,還有一座龔子亭,紀念泰亨始祖文蔭(字龔子)。
泰亨鄉有3間廟宇,最早是祠堂村的天后宮,始於雍正五年(1727年),光緒十年(1884年)重建時在旁邊加建文帝古廟,廟前有大片地方是村民舉行太平清醮的場地。以文帝為單一主神的廟宇在香港甚為罕見,可見文氏重視教育。廟內供奉的文運之神有3位,分別是梓潼帝君、金甲神君和魁斗星君。2005年因應拜太歲風俗盛行,在兩廟之間加建元辰殿,排列60太歲像。
灰沙圍圍牆高約5米,四角有更樓,是香港現存較具規模的圍村。
觀音古廟位處一角少人注意
觀音古廟為兩進式建築,全以青磚築砌。
另一間觀音古廟位處鄉中一角,較少人注意,過去曾有一位女居士打理,後因年紀大而退休,廟宇不再開放。最近打醮我隨村民到各處請神,有機會入內參觀。該廟建於清代,兩進式設計,門額寫上「乙卯年仲冬重修」,廟內有丙辰年的銅鐘,由此推測該廟於1915年重修,1916年獲善信贈送銅鐘。神桌上的香爐刻有「大埔叉坑觀音堂重修」等字,印證泰坑舊名「叉坑」之說。該廟仍保留古舊面貌,但沒有被列入歷史建築評級名單,現有計劃進行修葺。
泰亨鄉還有多間書室和家祠,部分經歷重建,較為可觀的有藝浣堂、慎德堂和善慶書室,皆屬兩進式建築,但善慶書室因長年荒廢,內部已破落不堪。藝浣堂是唯一獲得評級的家祠,始建於清初,戰後在右廂設立藝浣學校,至1962年停辦,由同年成立的泰亨公立學校接手。但此校已在2005年停辦了,留下空置校舍。
作者:陳天權,從事新聞工作出身,2004年入讀香港大學建築系文物保護碩士課程,之後專職自由撰稿人,撰寫本地歷史建築和宗教等文章。曾出版多本著作,現時在香港大學和公開大學的專業進修學院擔任兼職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