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元洲仔滄海桑田

元洲仔滄海桑田

責任編輯:郭玉桔 2020-03-09 15:18:39 來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网讯】在疫情肆虐下,不少市民的活動是往郊外或空曠地方走走,筆者也不例外,一周前就走到從前留下不少腳毛的大埔單車徑,但這次不是騎車,而是到單車徑旁的元洲仔。對大埔老街坊來說,相信仍記得元洲仔從前是一個小島,只有堤壆相連陸地,所住的都是達官貴人,最後住客是去年離世的前布政司鍾逸傑。這個官邸1983年成為法定古蹟,自1986年起交給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使用,變身為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

  共15位新界高官入住

  Island House主樓,有遊廊、花園,充滿英式情調。

  筆者是趁中心開放日來逛逛,聽聽導賞員說故事。元洲仔的英文名稱叫Island House,意譯為島屋。為什麼一個小島叫島屋呢?它其實是一段殖民歷史的產物。1898年,腐敗滿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一份租借九龍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條約,這租約引起新界原居民不滿,與英軍打了一場6日戰爭,原居民戰敗,死了好幾百人。英軍雖勝,但意識到新界不可不管,於是選了位處新界中心點的大埔作為管治大本營,他們揀了吐露港近岸小島元洲仔,削平島上山丘,興建大屋給管治官員入住,這座大屋就命名為Island House,時為1906年。英人還修築一條堤壆,方便他們乘馬車出入,日間到大埔舊理民府辦公(1907年興建,位於運頭角山),晚上回到小島歇息。英國人選上元洲仔做官邸也有計算之處,若又發生鄉民不滿事件,小島可作防守,乘船離開也容易。總計自1906年起,共有15位處理新界事務的高級官員入住。

  百多年前是沒有汽車的年代,英人出入都靠馬車,馬匹必須善待。從元洲仔里走進中心,迎來的中西結合白屋為可持續生活展覽中心,為昔年馬?,它的窗不是給人看的,十分高,切合馬匹的高度,中間有座大壁爐,屋外可看到其高於屋頂的煙囪,原來馬匹也怕冷。往上走過石級,到達工人住宿處及廚房,最高點的建築物才是主人大樓。樓周邊有遊廊,有花園和草坪,花園孕育超過140種植物,由蕨類到大樹、本地以至外來物種,草坪位置可望海景,放置了餐桌、桌、椅,遊人在這裏閒坐,感受一刻的寧靜。

  元洲仔海岸的茂密紅樹。

  島南的大王爺廟,為鶴佬漁民的信仰重地。

  小島連陸 鶴佬上岸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擔任保育角色,向遊人講解海洋生物的重要性。

  大家可能會想,英國人未來到之前,元洲仔究竟住了什麼人?其實不難想像,沿海的大埔,最早的行業自然是捕魚業。小島周邊聚居了鶴佬漁民,他們都是住在船上,與山崗上的大宅相映成趣。鶴佬漁民信奉水神大王爺,很早年代就在島南設有祭壇,後來變成廟。現時的大王爺廟,是1988年由大埔五姓(蘇、李、徐、鍾、石)鶴佬漁民籌款重建。

  現在我們已不可能在小島找到鶴佬漁民,因為七十年代末政府在元洲仔填海,小島與陸地連成一體,漁民也上岸入住公屋了。然而島的周邊仍可觀。鄰近單車徑的海邊,可找到樹齡有30多年的巨型海芒果樹,還有兩種紅樹:秋笳(水筆仔)及桐花樹,在出一點的泥石灘,有不少海洋生物如螺、蠔、蟹等,唯一煞風景的是岸邊有些垃圾,據知中心及政府人員已不時清理。

  元洲仔水域古為採珠場

  直升機坪可 270 度環視大埔景色。圖中遠方山巒為馬鞍山。記者 鄭玉君攝

  元洲仔海岸最吸引筆者的,是直升機坪,從這裏可環視270度大埔景色,如回歸塔、大埔工業區、八仙嶺、馬鞍山等。有人會騎車來,有人索性在這裏長坐釣魚,相信他們從來不曾想到,眼前的吐露港元洲仔水域,從前是珍珠採集區。 鄭玉君

  草坪閒坐看海。

責任編輯:郭玉桔 元洲仔滄海桑田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