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
-- 天氣
孔明燈紮作技藝前景堪憂

孔明燈紮作技藝前景堪憂

責任編輯:程向明 2019-09-24 12:59:03 來源:香港商报

  

孔明燈放飛一刻。

  相傳孔明燈由孔明發明,經歷時代轉變,它已由最初的軍事功能變成節慶祈福許願的工具。新界村落也不知由哪個年頭開始,逢中秋節放孔明燈祈福,在認識的村民中,有人說小時即60多年前,就參與這項中國傳統習俗。但自數十年前港英政府因安全緣故,對孔明燈燃放作出特定管制後,這中秋習俗幾近沒落。但弔詭的是,紮作孔明燈這技藝在2014年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明顯肯定其文化意義,但卻留有註腳指香港是禁止放孔明燈。

  非遺清單註明禁止燃放

  筆者向康文署問過情況後,了解到孔明燈在香港非遺清單中屬「傳統手工藝」中「紮作技藝」類別的項目,是當年研究團隊在全港性非遺普查期間,從紮作師傅處得知紮作孔明燈的技藝在港保存,故將其列入2014年公布的非遺清單「傳統手工藝」之中。由於現時已禁止燃放孔明燈,故在清單上清楚註明。

  孔明燈紮作既是一種文化技藝,但成品做出後,功能卻不能運作,傳承肯定出問題。有資深紮作師傅亦坦言,孔明燈的紮作雖不是太難,但從來都無市場,只在村落間由村民自製,他亦因此在村中燃放過。

  那麼,現在有哪些鄉村仍在中秋日自製孔明燈呢?從收集到的信息,已處於「十隻手指數得晒」的地步,但情況屬於不確定,即曾經製作過,但現在可能沒有了。其中位於沙頭角的一條客家老村仍堅持這中秋傳統,筆者去年便觀摩過,其時製作團隊有五六人,都是中老年人,製作了兩盞約一層樓高度的孔明燈,它們燃放時,有十多廿名外來人觀看,計及數十名村民,頗為熱鬧。

  製作步驟不少要有耐心

  筆者今年再赴會,發覺情況有變。或許因現在社會氣氛有轉變,前來觀看孔明燈燃放的市民大為減少,不出十人,而製作的骨幹村民只有2人,幸好有3名村中青年幫忙,最終做好一盞燈。3名青年都是從英國回來定居,小時候回鄉時曾參與過放燈活動,但說到製作都是頭一次。他們都說燃放孔明燈很開心,但製作就要好有耐心。

  製作孔明燈確實有不少步驟,尤其大型的,需一定時間。筆者去年觀摩時,看不真,今年全程「  到實」。簡言之,先將多張紙用漿糊黐在一起成紙筒;將紙筒兩邊收成不漏氣的金字頂;紙筒底部放上「蜘蛛網」,這網實是由幼鐵線織成的大竹圈,中間密集部位用來承托沾了火水的棉球。

  其中一名製作骨幹村民,可說得上是孔明燈紮作技藝傳承人,有20多年經驗。每次製作都全身投入,包括事前到村中斬竹。筆者也跟了去,在村中小河邊,找到心儀單竹,將之破開四份,找出最好的一份(韌度高及輕)來做大竹圈。他說,做孔明燈的村民愈來愈少,若他不做,真的可能沒人做了!他坦言香港地方小,空曠地方不夠,確實不適宜放大型孔明燈,除非像他那麼有經驗,如知道風向、燃燒時間等,中小型的則較適宜。他所言也非虛,到晚上11時40分,廣闊的村落田野上空,風很輕,孔明燈在充熱氣3分鐘後,就放飛了,不足10分鐘,就完全熄滅在黑夜中。 鄭玉君

責任編輯:程向明 孔明燈紮作技藝前景堪憂
香港商報PDF
股市

友情鏈接

承印人、出版人:香港商報有限公司 香港商報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複製或轉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絡我們

電話:(香港)852-2564 0768

(深圳)86-755-83518792 83517835 83518291

地址:香港九龍觀塘道332號香港商報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