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順(前排穿黃色道袍者)在香港鳳山寺進行齋醮科儀。
「全真道」與「正一道」是道教兩大宗派。「正一道」,即「正一盟威道」,由東漢時代張陵於蜀中創立;因入道者須奉獻「五斗米」,故又俗稱「五斗米道」。南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張陵獲朝廷追封為「真君」,而第三十五代天師張可大也獲委任為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提舉「三山符籙」;因此,「正一道」正式成為了江南道教諸派的統領,並於南方廣泛流傳。「三山符籙」的「三山」是指龍虎山、茅山、閣皂山。龍虎山(今江西省)是「正一派」根據地,而茅山(今江蘇省)、閣皂山(今江西省)則分別是「上清派」和「靈寶派」的宗壇。
明洪武五年(1372年),第四十二代天師張正常受太祖朱元璋之命,「永掌天下道教事」。從此,「正一道」與「全真道」就成為朝廷承認的兩大道教宗派,而「三山」以外的神霄派、清微派、天心派、東華派等,皆被納入「正一道」。
福建南安「正一道」
齋醮科儀的經文、法器。
唐末五代,王潮、王審知開閩,福建迎來前所未有的政經發展,而道教也隨同發展起來。到了宋代,因為朝廷的鼓勵,道教在福建的傳播更達到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據道光年間編纂的《重纂福建通志.道觀》所載,宋元兩代建造的道觀就多達80座,道教之盛由是可見一斑。而諸派之中,又以「正一道」於閩南一帶影響力最大。
楊建順,香港閩南法師,從小就師從父親,學習「正一道」。「我的祖父、父親都是正一道法師。聽他們說,我家二十多代都是正一道法師,主要負責本村及附近村落的功德、法事。」楊建順表示,他十二歲時已跟父親學習齋醮科儀;十七歲,已能掌握其中訣竅,成為獨當一面的「齋公」。
「齋公」,閩南語有時讀作「師公」,意思是「法師」、「道長」。據道光年間的《廈門志.風俗記》所說,「齋公」是類似古代的「巫覡」,他們自設「道壇」,為人們做「作福度厄」、「祈福禳災」的法事。
在港自署「守玄道壇」
移民香港之後,楊建順自署「守玄道壇」。「十一、二年前,我根據祖上所傳之秘籍,按我生年,命名道壇。」楊師傅打開他的祖傳秘本,解釋道:「我生於丙辰年,按籍所示,當為「丙辰育玄煉真靖」,故命名為『守玄道壇』。」每次進行科儀之時,楊建順必先稟告神明曰「太山正一盟威糾察使育玄煉真靖守玄壇楊誠惶叩拜」,然後才開始儀式。
平日,楊建順的工作就是主理香港閩南人,及其寺廟的「齋醮科儀」。「我主要負責香港、澳門,以及深圳閩南人的功德法事。平均一個月大約有十多場,每場一般是兩天。」至於寺廟方面,位於屯門小坑村的香港鳳山寺的祈福禳災、齋醮科儀都是由楊建順主理。
不一樣的「畫符驅邪」
此外,楊建順還會應信眾要求,為他們「畫符驅邪」。「我父親說,我們做『齋公』的,治病救人是分內之事,不能收錢,所以我也分文不取。而且,在我心目中,『畫符驅邪』其實是心理輔導的一種。舉個例子,曾經有信眾找我求『姻緣和合』符。在畫符之前,我要求他們二人先坐下來跟我聊一聊。接,我按祖上所傳替他們推究因果,目的就是要好好開導他們。他們心中的結解開了後,我才會給他們畫符;而這也是加強他們信心的方法。」原來,楊建順的符並不是以常用的「黃紙」畫成。他說他的「符紙」是特意找人以中藥煉製而成,本身具有溫和平順的藥性,吃後不但無害,更可寧神。
緣分到了就會傳承
作為「正一道」的其中一個非遺傳人,楊建順也想過傳承的問題。「我兒子剛剛高中畢業,我打算讓他繼續讀大學。」「我當然想他跟我學道,畢竟已傳了二十多代,但這還得看『機緣』。要是機緣未到,你叫他學,他也學不會;相反,要是機會湊合,你不叫他也會主動來學。」
本文提及非遺項目
3.50 正一道士傳統(新界)——在香港新界,正一科儀有長久的傳統,由專職的喃嘸先生傳承,他們受聘主持太平清醮、禮斗、脫學、祭幽、開光及傳統喪葬儀式活動。
3.51 正一道士傳統(市區)——在香港市區,正一科儀分青壇和黃壇兩類:青壇指紅事儀式,包括建醮、禮斗、脫褐、祭幽和開光等儀式;黃壇指白事儀式,俗稱「打齋」。
2.10.1 道家音樂——道家音樂分為「正一」及「全真」兩個傳統。演奏音樂 的醮師需要在儀式中配合法師的喃唱及合樂演奏。醮師的拍和是由古老的大、小調串成,涵蓋唸白、唸經等範圍。醮師要配合法師喃唱及合樂演奏。樂器包括嗩吶、笛子、胡琴、絃索、中鼓、大鑼、大鼓和鈸等。
詳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14年公布的《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作者簡介
葉德平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香港作家聯會會員、「歌唱夕陽天:序曲——圍名歌推廣先導計劃」研究計劃主辦人(由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坑口區鄉事委員會六十周年特刊主編。著作包括《戰鬥在香港——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