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瀝源村被擴展區規劃後,村外大片良田消逝,建起高樓大廈,令該村成為 「城中村」 ,村民冀能於村界官地建村屋。 記者 周駿攝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周駿報道:新界鄉村土地、村界在城市化發展中縮小,然而,許多鄉村歷史因村屋的存在而未消失。村屋可見證村史並賦予新的內涵。沙田小瀝源兩代村民40餘年來向政府申請於私地及鄉村擴展區(簡稱:擴展區)村內興建村屋不果。現時政府稱,於今年1月有條件「解凍」小瀝源擴展區私地申建村屋,有村民表示,「解凍」亦應包括小瀝源擴展區村內的官地申建村屋,徹底地保障原居民對居住的基本要求(權益),亦是對鄉村歷史的尊重和保護。
沙田小瀝源是一條逾400年歷史的客家雜姓村,與剛剛升格的香港恒生大學、香港神託會培基書院及可口可樂裝瓶廠遙遙相對。現時這條鄉村除了能見到樓高三層的村屋,以及蔡、廖、楊、吳等家祠外,昔日村旁山涌水潭已消失,而大片良田則被政府收回,80年代末納入擴展區規劃,其後,興建數幢公營私營房屋,又建大老山公路高架橋、教育機構及工業區,令現時的小瀝源村成為不折不扣的「城中村」,每晚村民於村中能看到村外「萬家燈火」的高樓大廈,幾十年來,村民希望於私地及80年代初的擴展區村界內申建村屋均未有批准。鄉議局主席劉業強曾於去年11月14日於立法會上向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提問時指出,1981年政府推行鄉村擴展區計劃,將收回該區域內的私地及整合官地,符合資格的原居民可申請以私人協約方式批租這些土地興建丁屋。然而,1999年,政府凍結該項計劃以待檢討丁屋政策。
蔡民煥兩代申建村屋無果
蔡民煥指出,父子二代人申請於村界內(現大停車場旁小塊用地)建村屋未有結果。
小瀝源村村代表蔡民煥指出,其父由1979年已經開始申請於村界內(現時公眾停車場旁的「蚊」型地)建村屋未有結果,其後,他替父親繼續申請建村屋,同時,亦有村民申請於村界私地建村屋不果。1981年政府將小瀝源納入推行擴展區計劃時,承諾在完成該計劃停車場、娛樂休憩場所等項配套設施之後審核建村屋申請,惟待所有配套設施建成後,村民申建村屋一事仍杳無音訊,而於擴展區村界內興建公眾停車場,亦沒有給該村村民預留一個泊車位,同期,政府發展小瀝源時,公營、私營機構先後興建,廣源邨、帝堡城及綠怡雅苑相繼落成,為市民提供數萬個單位。幾十年來,村民只希望在擴建區村界內私地、官地上申建村屋(約30幢)的卑微要求。
有村民於村內一塊蚊型地申建村屋不果。
政府1月起復接受建村屋申請
發展局局長黃偉綸去年11月14日書面答覆劉業強指出,政府願意考慮有關的局部「解凍」建議,大前提是個別擬議鄉村擴展區的私人土地若進行發展,必須遵從現行的規劃、地政等政策框架進行……。地政總署準備由今年1月起恢復按適用程序,接收並處理位於西貢孟公屋及沙田小瀝源擬議鄉村擴展區內私人土地的小型屋宇申請。蔡民煥指出,「解凍」亦應包括小瀝源擴展區村界內的官地申建村屋,徹底保障原居民對居住的基本要求(權益),亦是對鄉村歷史的尊重和保護。
滄海桑田消失變成「城中村」
高架橋旁一棵粗壯的荔枝樹下曾是一片良田,惟城市發展,政府收回村民良田建公路設施。
談及該村發展歷史,74歲的蔡民煥憶述,當年該村配合城市發展,遠不止提供土地用途。早於70年代,小瀝源村除有大片良田,還有充足的水資源,村的後山曾有三條溪水匯聚成小水潭,他小時候曾在水潭游水,而溪水更用於灌溉村中良田,惟1971年政府興建萬宜水庫及集水區時截斷溪水,影響到以務農耕田的村民生計。80年代末期,政府在興建大老山公路高架橋時又將村前溪水流向改道,雖然修築水渠治理了水患,但灌溉良田的水源被截流。而小瀝源工業區規劃中,興建可口可樂裝瓶廠、香港恒生學院等,令小瀝源村外的鄉村景象和農耕大片良田完全消逝,該村變成高樓大廈包圍下的「城中村」。殘留在回憶中是村外高架橋下生長的一棵荔枝樹。他稱,當年其母曾在樹下四塊田地中做農活,現時良田被高架橋、工廈取代,只剩下孤伶伶、粗壯的荔枝樹,可喜的是每年還能摘下荔枝。另外,村界尚存幾百年的大榕樹及樹下的大王伯公也是村史見證。70年代前他還在榕樹下看牛時,有時企在大石頭眺望到石門沙田海退潮,便可以拾海產如蟹和蜆。
小瀝源中水曲灣 龍騰浪下起雲瀾
小瀝源村歷史逾400年,二十世紀初私塾先生許永慶及羅文祥所著的《瀝源九約竹枝詞》中提到小瀝源一帶風光:「小瀝源中水曲灣,龍騰浪下起雲瀾」,惟現在很少有村民能完整地道出其客家村史。有蔡氏長輩村民稱,日本佔領香港時落村搜刮財物,屋企家譜無存,城市發展,村外良田不見、海灘填沒,村中的歷史僅靠各個姓氏家祠神位、村口大榕樹及大王伯公喚起記憶。
老村民憶記村中生活
▲蔡民煥及蔡清妹(右)於蔡氏家祠合照。
該村85歲高齡的蔡清妹婆婆說,現時的小瀝源村完全變樣了,當年,村界很大,共有6條巷,全是平房,現時只能看到幾條巷,到處是樓高3層的村屋。1934年她在該村第一巷出生。7歲已能做家務及幹活,白天大人在田地種禾、種菜、番薯、豆類及芋頭,上松樹山上砍柴,小孩則在屋企餵豬、餵雞、燒柴做飯,閒時到村外大榕樹下玩耍。蔡婆婆稱,童年的玩意是用繩頭甩過大榕樹粗枝,然後用一對繩頭做成鞦韆板,之後,一邊蕩鞦韆,一邊看牛。晚上,村裏黑麻麻,點臭臭的火水燈,沒有什麼事可做。其實,記者從蔡婆婆的表妹徐月清已知,蔡婆婆跟娘家學得一門編織彩帶的好手藝,她從英國返港後曾教會徐月清編織彩帶,彩帶常用於客家女圍裙、涼帽上,而舊時多數客家女都會這門手藝,此外,蔡婆婆還幫助表妹收集客家山歌,並參加大埔客家山歌會。
2014 年 1 月,蔡清妹(右一)與表妹徐月清(左一)一起參加大埔客家山歌會。
小瀝源村建村逾400年
▲沙田鄉委會陳列櫃台中《瀝源九約竹枝詞》,其詞句提及小瀝源一帶風景。
蔡婆婆續指,1941年底,日本兵由村東、東北方向佔領香港,打了一個月時,村民跑到後山山澗的石洞中躲了30天,維生靠將番薯加少許米一起煮熟後做成飯團(無油、鹽及糖)。她曾見到的日本兵是穿大皮靴,皮靴應該很重,踩到地上發出很響的聲音,而皮靴有鞋釘,踩到石頭都會碎的。當年城裏沒有食物供應,日本兵進村將豬、雞都宰食,屋企物品被洗劫一空,族譜也沒有了。她稱,所知蔡氏家祠供奉同一位太爺,由東莞樟木頭到香港,而聽村長蔡民煥所講,家族由廣州附近鄉村遷至東莞塘廈、深圳蔡屋圍再到小瀝源村,相信建村逾400年。
自蔡氏落戶後,吳、楊、黃氏人家搬入該村,人口增加漸漸形成為較大的村落,而蔡氏家族分支再於大圍圍村、田心村落戶。記者在沙田鄉委會看到陳列中《瀝源九約竹枝詞》,其詞句提及「小瀝源中水曲灣,龍騰浪下起雲瀾」景象。大圍圍村原村代表蔡漢森稱,清朝時沙田於瀝源九約之中的沙田圍約、大圍約及小瀝源約等,每約有10條村落組成,惟1899年英國人到新界瀝源九約測量土地時,相傳英國人問當地村民所處何地,村民隨口回應沙田,於是,英國人將沙田定為瀝源九約統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