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傳承,三十向新。8月6號下午,作為息縣老城關人從小吃到大的息縣油酥饃正式掛牌河南省信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掛牌活動現場,息縣文廣旅局工作人員正忙着在息縣油酥饃招牌下方尋找合適位置,將刻有信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標誌牌固定上去。而在店裏,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熊才東正忙着油酥饃的製作,即使是在下午,前來購買的顧客依舊是絡繹不絕。
「息縣油酥饃傳承自清朝初期,至今已有將近400年歷史。我做油酥饃也有30多年了,這是以麵粉為主料,摻和豆油、香油、蔥花、食鹽,秘制醬料等佐料,手工擀制,烙制烘烤而成。其製作工藝獨特,操作方法古老,風味別具一格。」油酥饃製作工藝傳承人熊才東介紹說。
息縣油酥饃,又稱油酥火燒。在1980年河南省首屆名菜、名點、風味小吃展銷大會上,息縣油酥饃以其色澤金黃、里嫩外脆、香酥可口在此次評比中名列前茅。息縣油酥饃1983年入選《中國名食指南》一書,而名揚四方,被譽為河南名吃。後來適應現代人的飲食需求,加入雞蛋、香腸等,又叫雞蛋灌餅。雞蛋灌餅是油酥饃的豪華版,現為信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在民間,還流傳着這樣一個故事。很久以前,一個息縣的女子選人皇宮封妃了。她思念家多,茶飯不思,皇帝很是憂慮,御膳房百般調理,希望能做出皇妃想吃的東西。終於有一次,皇妃說她想吃家鄉的餅子了,皇帝安排人立即到息縣採辦。皇妃吃了家鄉的餅子,告慰了思鄉之心,一切都好了起來。故據說,這餅子外形橢圓,色澤金黃,細絲盤繞,入口即碎,酥脆甜香,十分可口。皇帝也驚訝於這餅子的美味,皇妃介紹說:這是家鄉的油酥饃。之後,油酥饃被列為貢品。
息縣油酥饃是很有特色的河南特色小吃,息縣油酥饃是以麵粉為主料,摻和生豬油、香油、蔥花、食鹽等佐料,於鐵鏊烙制加火燒而成的。其製作工藝獨特,操作方法古老,風味別具一格。
據悉,息縣油酥饃製作技藝的掛牌是息縣首塊非遺類標識牌,讓非遺項目具象化地展示在廣大群眾眼前,提升了非遺項目的傳播度與影響力。(記者 李欣 通訊員 胡譯丹 賈鎧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