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古韻,徐徐畫卷,共敘華章。5月10日晚,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策劃舉辦的「花發南北·琴畫雅集藝術沙龍」如期而至,嘉賓和市民朋友齊聚關山月美術館二樓關山月專題陳列廳,賞樂品畫,暢敘興懷,共赴一場獨具中國式審美況味的藝術雅集,感受中華文化蘊含的人文氣韻和時代精神。
此次美術館之夜活動,又一次在傳統國粹間創造了對話的新空間。這場對話生發於目前正在關山月美術館展出的「花發南北枝:關山月、於希寧花鳥畫藝術專題展」,活動圍繞展覽主題精選了關山月、於希寧先生的代表性畫作,由關山月美術館副館長陳俊宇作為主講人進行美術鑑賞,同時邀請到古琴非遺傳承人、古琴演奏家、深圳大學古琴研究中心主任馬驍現場演奏多首古琴經典曲目。經由國畫與古琴相隔時代的遙相呼應,在現代美術館與觀眾同頻共振,這般詩意浪漫的「圍爐夜話」解鎖了時下「新中式」的另一種玩法。
活動現場
古琴演奏家馬驍特地帶來了一張宋代古琴,千年宋琴餘韻綿長,開場曲《良宵引》便引得觀眾掌聲不斷。隨後兩位嘉賓配合無間,以「梅花」「白鷺」「春曉」「品雪」為題分四個章節向觀眾集中展現了國畫和古琴共通的藝術魅力。
從關山月《迎春圖》和於希寧《鐵骨冰魂》中,觀眾體味到一南一北兩位同時代的藝術大家筆下梅花的各自性情和韻味,以不同的藝術手法表達着各自的生命情感。而一曲《梅花三弄》則通過泛音與實音的節奏變化將梅花高潔安詳的靜態和迎風搖曳的動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一首古琴抒情小品《鷗鷺忘機》曲意雋永、耐人尋味,其「群鳥眾和,翱翔自得」的意境,從乾隆所作的《緙絲乾隆御製詩鷺立蘆汀圖軸》那立於汀州的白鷺身姿中亦能窺見真章,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之美在藝術中渾然天成。
早春的盎然生機是關山月筆下點點紅梅和翠綠竹葉掩映下的三兩麻雀,是柳條上探出頭來的芽苞和點染隱現的桃紅,同樣也是古琴曲《春曉吟》中「和平、中正、大方」的旋律描繪出的春風扇物。無論是筆筆生發中的寫意,還是的弦弦輕掃的悠然,都無不着意於一個「生」字,讓現場觀眾感受到春風撲面而來的欣喜美好。
活動現場
作為上古時期的琴曲,一曲《白雪》超脫於凡塵之上,寫盡冬去春來、大地回春之景;關山月《雪松圖》着墨構圖盡透着「無塵俗之境」。終場曲目《烏夜啼》則通過慈烏「夜啼」「反哺」等生動活潑的場景寓意黎明到來、好事將近。
「美術館之夜」活動策劃、主持人關山月美術館副館長王新妮表示,中國傳統國粹共同追求的「道」仍然能觸動當代人與之共鳴,希望由此讓人們真切感受到中華文化源流和審美特質的一脈相承。在她看來,藝術國粹也正通過多元化的傳承和發展在深圳這座兼容並蓄的先鋒城市生根發芽,將人文情懷融入城市生活。關山月美術館也在持續創新激發文化公共服務的新活力,2023年起在全市率先推出美術館延時開放服務,探索美術館延時服務新形態,拓寬文化服務生態圈。至今,夜間延時開放吸引了數千名觀眾參與,深受廣大市民歡迎。
當晚,觀眾還一併參觀了由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聯合山東濰坊於希寧藝術館共同推出的「花發南北枝:關山月、於希寧花鳥畫藝術專題展」,觀眾可同場看見一北一南兩位中國藝術家,以不同的藝術手法,對相同主題表達各自的生命情感。本次展覽是兩個名家館基於藏品聯合策劃的首度交流項目,也是濰坊與深圳一北一南兩座城市之間文化與藝術交流互鑒的一次生動實踐。(記者 黃鳳鳴)
頂圖:活動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