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全國第十三屆書法篆刻展覽(河南展區)在鄭州美術館開幕。
本次展覽由中國書協、河南省委宣傳部主辦,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河南省文聯、河南省書協、中共鄭州市委宣傳部、鄭州市文聯承辦。共展出隸書132件、楷書215件,以及全國名家邀請展55件作品,展示出當代隸書、楷書創作的整體風貌。
中國書協主席孫曉雲在開幕式致辭中介紹,從國展評審結果看,隸楷書作品筆墨功力普遍提高,書寫意趣增強,碑帖融匯成為自覺,傳統回歸趨勢明顯,出現了許多新人。河南展區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為觀眾奉獻出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書法篆刻藝術盛宴。繁榮發展書法篆刻藝術,是時代的呼喚,是人民的需要,是文化自信自強的標誌,更是書法工作者的崇高使命。
河南省文聯黨組書記方啟雄表示,河南是中國書法的重鎮,從殷墟甲骨到洛陽「龍門二十品」再到「神筆王鐸」,「中原書風」勁卷九州而長盛不衰。進入新時代,隨着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增強,書法這一古老藝術必將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為國家和民族發展注入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河南將以此次展覽為契機,進一步發揮文聯組織優勢和專業優勢,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多元手段展示書法之美,以虔誠之心打磨精品之作,以筆墨形象書寫正大氣象,讓書法所蘊含的中國精氣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努力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
河南省文聯兼職副主席、省書法家協會主席吳行介紹,隸書和楷書在河南有着豐富的歷史遺存和書法資源,這也是當代書法復興的歷史根基和血脈資源。經過幾代人不懈努力,河南逐步成為書法大省、書法強省。以書風正大樸素,功力紮實深厚,群眾基礎廣泛,梯隊建設穩固為特徵的河南書法,成為河南文化藝術的亮麗名片。
入展作者代表武盼龍表示,此次參展感受到河南新老書家的關心和愛護,從豐厚的書法遺存中汲取到大量營養。要始終以嚴格的標準要求自己,有拼搏的勇氣,堅持提升的毅力,坐得冷板凳的耐心。作為青年書法工作者,尤其感恩新時代,將把握好學習機會,寫出傳統之美,寫出時代旋律,創作出更多精品力作,回饋時代。
此次展覽中,「隸書、楷書作品展」和「全國名家邀請展」的展期為4月27日至5月12日,「漢字中原——漢三闕暨豫地漢碑特展」「文明的微笑——龍門二十品特展」「從法度到意趣——千唐志齋唐宋碑誌特展」的展期為4月27日-6月17日。展覽期間,市民們可以走進展廳,參觀作品,感受中國書法的韻味。
4月26日下午,鄭州美術館舉行了學術討論會。中國書協學術委員會委員、鄭州大學書法學院副院長李逸峰作《從「氣象」到「法度」:河南漢代石刻遺存的書法文化價值》報告,中國書協評論與文化傳播委員會委員、省書協副主席劉燦輝作《近現代碑學視域中的龍門造像題記書法藝術》報告,河南省評協副主席、千唐志齋博物館館長陳花容作《從「法度」到「意趣」——唐宋墓誌書法的審美轉換及借鑑意義》報告。大家認為植根傳統就是要把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和美學精神作為創作的根基和資源,從文化根脈上深挖中華民族特有的人文精神和美學內蘊,結合現代審美語境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鼓勵創新,是鼓勵作者在沉潛傳統、融古匯今、堅守正脈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汲古生新,守正創新。(記者 王皓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