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特别报道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 放射治療科榮獲深圳市五一巾幗標兵崗

2024-03-08
来源:香港商報網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3月5日,深圳市總工會在石廈星空劇場舉辦先進女職工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40個先進集體、80名先進個人分別被授予深圳市五一巾幗標兵崗、深圳市五一巾幗標兵榮譽稱號。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放射治療科榮獲「深圳市五一巾幗標兵崗」稱號。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放射治療科總員工數161人,其中女職工人數佔比70%以上。女職工在放療工作中綻放自己的光彩,凝聚起推進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她力量」。

IMG_1274.JPG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放射治療科是深圳市重點腫瘤專科依託單位,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王綠化教授腫瘤放射治療團隊依託科室,在腫瘤放射治療及綜合治療等領域一直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王綠化教授是國際有名的放療界「大咖」,2017年,受組織委派王綠化教授出任深圳醫院院長,管理與臨床工作兩手抓。2020年6月,團隊核心成員金晶教授受腫瘤「國家隊」委派,南下創業,任醫院院長助理、放射治療科主任。

    2018年8月,放射治療科正式開科運營。在兩位「領軍人物」的帶領下,放射治療科開放4個病區,分別收治胸部腫瘤、婦科腫瘤、乳腺癌、消化道腫瘤、泌尿生殖系腫瘤、淋巴瘤、骨與軟組織腫瘤及頭頸部腫瘤等常見及罕見病種,開放168張床位,平均年放療人次超過4萬。

    在「一院兩區」制度支持下,放射治療科與北京總院放射治療科緊密聯繫,實現人才共享、技術共享、知識共享。科室核心成員長期從事放射治療和腫瘤綜合治療工作,臨床經驗豐富,高層次人才隊伍越來越充實,已有國家級人才1人,市級34人,區級10人。病區主任梁軍教授、張江鵠教授均由北京總院放療科長期派駐深圳,還從全球「治癌」最牛的美國MD安德森癌症中心挖來了高級物理師權恩卓,出任科室副主任為放療計劃的制定和質控把關。

    「強強組合」,科室目前擁有一支高素質、高學歷、開拓進取的團隊:23歲的小關被身上「發癢」整整折磨了10年,2023年1月,他在網上查到了金晶的掛號信息,找到了金主任。

    小關從小學6年級起發病,全身紅斑、瘙癢,一脫衣服,他的腳邊都得掉下一堆「雪花」。金晶接過厚厚的病歷,一頁頁翻看:「別擔心,問題不大,可以治。」讓這個男生放下了10年的心頭大石。

    小關這個皮膚病其實叫蕈樣黴菌病,是一種惡性的皮膚淋巴瘤,這個病極易被長期當成濕疹、牛皮癬、皮炎治療,到了晚期,很可能會「入侵」淋巴結和內臟。

IMG_1275.JPG

    作為放射治療領域知名專家,金晶教授帶領團隊勇於探索,考慮到小關的年紀不大,她帶領團隊結合國內外經驗,創新性地提出採用醫院新啟用的TOMO技術為患者定製潛水服治療方案,達到皮膚理想的照射劑量。經過15次放療,小關身上的紅斑已經大幅消退。

    這個消息在全國的病友群傳開後,這兩年,全國各地陸續有11名蕈樣黴菌病患者來到深圳,找金晶團隊做放射治療。而她過去在北京行醫近30年,自己治療過的不超過5例。

    放射治療科自開科以來,共申請21項新技術,包括TOMO、射波刀、SBRT、DIBH等精準放療的關鍵技術,其中射波刀、TOMO為省內領先技術,PET-CT定位、全身皮膚電子線治療技術為市內領先技術。2024年開展4項新技術,其中立體定向中央消融放射治療(SCART)技術為全國領先技術。

    科室現有6台高端放療設備(其中包括4台醫用直線加速器、1台(CyberKnife)射波刀 (廣東省公立醫院第1台)、1台(Tomotherapy)螺旋斷層放療),另外還有1台三維後裝治療機及1台大孔徑四維CT模擬定位機和1台核磁共振模擬定位機(3.0T)。6台高端放療設備可開展IMRT、RapidArc/VMAT、IGRT、SRS/SBRT等先進放療技術。

    醫療設備的完善,能滿足多種疾病診斷需求的同時,也為患者治療提供了更多選擇。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還是深圳市質子治療中心的依託單位,改擴建一期和二期竣工後,放射治療科總共將擁有22台放療加速器和一個質子中心(包括5個治療室)。

    科室承擔國家級、省市級、院內多項科研課題,科研產出與學術成果在同行業中穩居深圳首位,總科研經費達1000餘萬,發表高水平文章百餘篇,包括國際著名雜誌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Nature Biotechnology、JAMA Oncology等,單篇影響因子最高達50.717分。主持編寫指南5部,翻譯出版圖書1部,申請專利10項,累計開展各類臨床研究共計14項,其中牽頭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4項。

    其中,金晶教授帶領團隊完成的「直腸癌術後同步放化療方案的前瞻性、隨機對照III期研究」,確定了單藥氟尿嘧啶類藥物同步放化療與雙藥同步放化療療效類似,為直腸癌術後同步放化療提供了新的循證醫學證據,初步結果被美國 NCCN 指南引用,並被JAMA Network Open接收並正式發表。

    科室骨幹在國家級、省級和市級擔任多項重要學術職務,包括中華醫學會腫瘤放射治療學分會主委、常務委員、秘書長等,科室與全球最權威的醫學物理學協會美國醫學物理學家協會(AAPM)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獲得AAPM認證。多次舉辦國際及國內大型會議,學術影響力不斷擴大。(記者 林麗青 通訊員 鍾慧紅)

[责任编辑:林梓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