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十堰天氣晴好。兩架騰空而起的無人機在技術人員操控下,將路邊事先扎放好的一株株(苗木)緩緩「叼」向空中。伴隨着一陣低沉轟鳴聲,無人機迅速攀升,飛躍到219米遠處一座山頭後,穩穩下降至距地面4.2米。隨後,山頭上搖着紅旗的指揮人員迅速接過重45公斤的「飛來之樹」,將其栽種在事先挖好的樹坑裏面。
看到長勢良好的欒樹、山杏、香樟、雪松、竹子、垂絲海棠、紅葉石楠、大葉女貞等綠植,環繞在4.3公里的山體健康步道,負責山體修復項目的十堰市林業局施工負責人饒豐欣慰地說,無人機「飛天種樹」3萬多株,成活率已經達到95%以上。據悉,十堰「飛天種樹」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近50%,系湖北首次採用無人機植樹造林。
真心用情 因「綠」而興
馳而不息,逐「綠」前行。十堰精心打造具有山城特色的山體健康步道,把城市豐富的山體資源轉化為民生生態福利,打通市民近山親山樂山「最後一米」,讓人民群眾盡享綠色低碳發展成果、不斷提升生態獲得感。
大雪時節,朝霞如夢如幻。一大早,晨跑的群眾就不約而同地來到山體健康步道。
螺旋環繞,盤旋而上。全長4.3公里的健康步道猶如一條蜿蜒的長龍,橫臥在十堰奧體中心背後的山體上,甚是壯觀。這是十堰市委、市政府精心打造的具有十堰特色的山體健康步道民生工程。
「人在高空漫步綠林,展現了大氣精緻的城市立體美學」「行走在游步道,感覺很開心、很幸福」「健康步道如同我們家裏的城市陽台,各種綠植環繞身邊」「這是山水相依的公園城市美學表達,讓人賞心悅目」……市民紛紛給出這樣的點讚好評。
2023年1月,十堰山體健康步道項目一期示範工程開工。10月下旬建成開放以來,截至目前已累計接待遊客81萬人次,單日最高流量近8萬人,小時最高流量1.5萬人。
不負青山,因「綠」而興。自10月18日開放以來,十堰山體健康步道每天遊人如織,雙休日更是火爆,已成為城市「網紅」打卡地。
匠心設計 增加「綠」量
十堰顯著的特色是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景中。
建設山體健康步道,既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也是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提升城市品質的具體行動。
依託優勢,增加「綠」量。十堰將生態發展和民生改善有機融合,守住山頭、管好斧頭、護好源頭,宜橋則橋、宜隧則隧、宜路則路,最大限度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2022年10月,十堰市委召開十堰健康步道規劃專題會議,編制出台《十堰市中心城區健康步道規劃》,堅持景城一體發展,根據人口要素統籌佈局資源,將中心城區部分保護山體進行串聯,打通城市山體連廊,使山與水、城市與自然、人居與生活真正地連在一起。
向新出發,「綠」滿金生。十堰山體健康步道不僅最大限度保留山體自然景觀,還首次用無人機「飛天種樹」50多個品種、3萬多株的綠植、花卉,無論群眾走到那一段位置都能享受到美麗的自然風光。
精細服務 以「綠」惠民
以愛護生,以「綠」惠民。山高坡陡,要想在難以立足的山頂種樹,怎麼辦?十堰找到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運用無人機,精確「空投」苗木。
作為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純調水區,十堰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手握綠色生態金字招牌,找准生態和發展最大公約數,全力做好「兩山」實踐的十堰答卷,展現出以「綠」為主色調的錦繡畫卷。
「科技裝備的介入,實現了植樹造林從人扛馬馱轉向科技現代化造林轉型。」十堰市林業局總工程師石文介紹,採用無人機開展植樹造林在湖北省尚屬首次,在國內也較罕見。
十堰市林業局承擔健康游步道兩側山體的林相改造,栽植的樹種主要有欒樹、香樟、山杏、紅葉石楠等,這些苗木平均高2至3米,直徑在10公分以上,連上根部土塊,一株樹重達一兩百斤。
經測試,他們發現無人機「空投」植樹相比之前的人工栽種,工作效率將提高近50%,大大縮減人工用工時間;既保護了森林生態,還大幅提高了植樹效率,在造林模式上實現了新的飛躍。
首期4.3公里的山體健康步道示範段,融合了高架步道、小支墩步道、貼地段步道、人行隧道等4種形態,設計坡度控制在8%左右。
科技賦能 「綠」秀山城
十堰作為北方「大水井」,利用智慧科技手段助力高山植樹造林,用真招實招,向最難處聚焦聚力,厚植綠色發展底色,奮力築牢生態屏障,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的具體實踐。
堅持「顏值」與「氣質」並重,緊扣城市「有什麼、缺什麼、要什麼」,十堰加快優質公共服務資源輻射覆蓋力度和廣度。
十堰山體健康步道沿線重要節點安裝有92根「智慧杆」、177個600萬像素高清攝像頭,實現步道沿線監控無死角。
走進十堰山體健康步道,連接螺旋塔和山體步道渾然一體,讓城市融入山水、融入綠色、融入自然,營造顯山露水、疏密有致、富有立體感的城市美學,有種懸浮一般的輕盈感。
煥發新生,「綠」秀山城。隨着無人機造林的開展,十堰山體健康步道周邊的樹木種類將更加豐富,植被將更加茂盛,更好地發揮好「城市綠肺」和涵養水源的功能。(記者 吳超群 通訊員 朱江 李鎮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