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去年11月份「鏈」接大灣區後,這一次,十堰選擇向東借勢長三角,通過承接產業轉移,推進兩地合作,搶佔綠色低碳風口,實現共贏發展。
借勢長三角 賦能綠色低碳發展
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以不到4%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近1/4的經濟總量。這是中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1月20日,在長三角地區腹地——上海,十堰與長三角地區來了一次重點產業對接。
來自長三角地地區的370多位企業、商協會、高端智庫機構等高層齊聚現場,共商合作大計,共繪發展藍圖。現場,31個招商項目集中簽約,協議金額227.67億元,涵蓋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生態文旅康養、生物醫藥健康等產業,與十堰「全國碳達峰試點」產業發展方向契合,將有力推動十堰綠色低碳發展。
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是本次招商的重頭,8個項目金額達69.5億元。
作為朝陽產業、未來產業,生物醫藥健康產業是十堰着力打造的重要產業,將是十堰綠色低碳產業的「雁陣群」。十堰明確到2025年,全市生物醫藥健康產業產值達到400億元。
「聚焦『一主四優多支撐』產業,我們積極招引高度關聯企業,用優質資源為十堰產業強鏈、延鏈、補鏈賦能,助力綠色低碳發展。」參與對接會的十堰市人大副主任盧熹昌說。
堅持強龍頭、壯鏈條、建集群,十堰經濟發展韌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增強,多點支撐、多維發力格局加快形成。
產業相融 優勢聯動提振經濟
浙江華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醫藥研發、製造、銷售於一體的大型高新技術醫藥企業。去年,該公司甾體藥品項目落戶丹江口市,目前項目穩步推進,預計今年6月建成投產。
為什麼選擇十堰?「十堰是全國、全省重要的中藥材產地,這裏甾體藥品的前端原材料優勢非常明顯。」華海藥業副總裁孟艷華一語中的:「目前,我們正積極與十堰洽談二期項目。」
長三角有技術優勢,十堰有原料優勢;長三角有研發優勢,十堰有製造優勢……這種優勢互補,成為兩地產業銜接的重要因素。
「十堰有深厚的汽車產業基礎,有30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整車企業的產業鏈比較完整,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擬的。」新吉奧控股集團資深副總裁李鋒表示,正是基於這點優勢,公司將高端旅居房車項目落戶十堰經開區。
產業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十堰工業基礎堅實,汽車產業集聚,聚集了龐大的汽車產業工人。」上海市十堰商會會長、上海洲道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紀洲認為,十堰突出的技能人才優勢,是上海企業願意投資十堰的重要原因。
數據顯示,目前,十堰技能人才總量達45.14萬人,擁有的13.3萬名高技能人才中,汽車產業高技能人才達4.37萬人,佔比超三成。
「在疊加宏觀經濟環境複雜、有效需求不足的市場因素下,兩地聯動發展,是提振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市委常委、副市長張澍向廣大企業家發出盛情邀約,期望在滬堰商和長三角地區各位企業家,將創新腳步留在十堰,將投資重心放在十堰,將優質項目落在十堰,做十堰發展的「最佳合伙人」,與十堰共續更多「春天的約會」。
山海呼應 拓展開放大通道
去年,十堰共邀請17批次長三角客商來堰考察,市級專班會同各縣(市、區)招商簽約項目48個、總投資額340多億元。
招商引資是經濟發展的源頭活水,是事關十堰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工程。借勢長三角,十堰未來如何把握風口?
「我們將圍繞碳達峰產業佈局,聚焦上海張江高新區、蘇州工業園區、杭州高新區等重點區域,聚焦高端製造業、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努力招引鏈主企業、頭部企業和補鏈延鏈企業。」市招商中心主任潘雲峰表示。
作為土生土長的十堰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鄧子新積極為十堰低碳發展擂鼓助威。
「十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有對口協作、綠色低碳、中部崛起等多重政策疊加,正處於工業化發展的黃金期,具備承接上海產業轉移的良好條件。」鄧子新認為,十堰與上海的山海互融,優勢互補,相互成就,彼此協作將不斷激活「山」的內生動力,拓展「海」的發展空間。
「十堰擁有得天獨厚的文旅資源,生態環境好,森林覆蓋率高,發展生態文旅康養產業大有可為。」紀洲建議,十堰應加強面向長三角地區的文旅資源宣傳推介,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
當前,十堰正圍繞搭建供應鏈、重構產業鏈、提升價值鏈,緊扣龍頭、鏈條、集群,發展「一主四優多支撐」現代產業,這為廣大企業佈局十堰提供了更多的市場機遇、增長機遇、發展機遇。
「公司重視綠色產業化、可持續化發展,十堰擁有的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雄厚的汽車產業基礎,以及四通八達的物流樞紐,對我們很有吸引力。」 德國OBO Bettermann集團中國區董事、總經理田禕說。
與會嘉賓一致認為,此次十堰(長三角)重點產業交流活動有助於長三角企業深入了解十堰產業生態及優質營商環境,為大家共謀十堰發展增添信心、注入活力,帶來更多發展動能。(記者 吳超群 通訊員 李啟東 朱江 曾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