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陽》是安徽祁門縣舊時流行的一種儺舞,發祥於東鄉的社景、雙溪流、蓮花及黟縣楠瑪、朱家塢一帶。
相傳隋末年間天下大亂,群雄割據,生靈塗炭。英雄汪華的出現如太陽般光明耀眼,高舉義旗救徽州人民於水深火熱之中,在他所治的十年裡,百姓安生,幸福平和。
數百年間,徽州人一代一代把汪華進行文化包裝,加以充實,如今,民間文化的衝擊力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請戲酬神,成為廟會必不可少的一個節目,在安徽祁門人稱為《游太陽》。
有人享受越來越濃的節日氛圍,有人領略徽州忠魂輝煌的人生,有人在山水人文中看見英雄的兒女情長,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從未忘記頌揚忠義。
據了解,在祁門縣,各村祭祀的具體對象又有不同,社景祀奉的是汪華的8子「八靈王」,蓮花祀奉的是9子「九相公」,社景以西數里的雙溪流祀奉的是越國公汪華。祭禮活動每年1次,由1大戶作東,歷時3天,從農曆6月21日開始,6月14日結束。
《游太陽》演出時不戴面具,舞童上身赤裸,下着黑色短褲,赤腳,草履,雙手持短柄(長約8寸)半月斧,舞童4人,師傅1人,樂隊8人,其中京鑼2人,嗩吶2人,外加小鑼、中扁鼓、小鼓、鈸各1件。除嗩吶吹奏是臨時聘定,其餘均系固定人員。
鼓樂均無定譜,可以自由演奏各種曲調,有時演奏器樂曲《大開門》、《小開門》,有時只用打擊樂。演奏的旋律節奏與表演沒有聯繫。儺祭結尾,即開始由戲班搬演崑曲《郭子儀上壽》、《張公義九世同堂》。
戴面具是儺的特點之一,但《游太陽》舞不戴面具。《游太陽》的開天闢地舞姿與對太陽神的崇拜,正是儺的古老主題,其最初意旨是消災納吉,民國年間編修的《黟縣四志》說:「元大德元年婺祁蝗蟲疊見,祁人迎神驅蝗,七都(指漁亭、楠瑪一帶)與祁接壤,農民懼蝗害延及,相率效之,偈斯舉者以為思患預防」,其消災納吉的主旨已很明顯,但在全儺過程中,又起到了頌揚忠義和娛神娛人的作用。《游太陽》的角色沒有戴面具,說明了祁門儺的多側面與多樣化。
近年來,祁門文藝工作者對儺舞《游太陽》不斷進行加工,在保留其古樸粗獷風格的基礎上,剔除了一些不合適的內容,增添了新的表演方式,使其更加適合於表演,進行過多次演出,深受觀眾歡迎。(記者 吳敏 通訊員 祁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