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行走在四川省綿竹市孝德鎮年俗村,悠遠寧靜的鄉野風光中,百姓溫和滿足的笑臉令人過目難忘。美化農村環境、發展鄉村旅遊不僅把「詩與遠方」帶到身邊,也把好日子帶到眼前。近年來,孝德鎮年俗村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緊密結合村情民意,以年俗文化底蘊「融景」、「興業」、「聚人」,和美鄉村開啟了「美麗蝶變」之旅。
激發產業活力 點燃經濟發展新引擎
在年俗村「年俗·年舍」內,三三兩兩的客人在小院裏圍爐煮茶,盡享悠閒之意。管家方蘭蓉在廚房、大廳間穿梭,忙着給客人準備茶歇和特色餐。「旅遊不只是觀光,更是休閒和體驗。我們民宿經過提檔升級後備受好評,留住了越來越多遊客的腳步。」孝德鎮年俗村黨支部副書記雷振蘭介紹,「年俗·年舍」定位為鄉村精品民宿,由一棟閒置房舍改建而成,屬於村級集體資產,年俗旅遊公司負責經營,聘請專業管家運營。
利用閒置資產發展旅遊產業,正是孝德鎮年俗村探索因地制宜高質量發展之舉。今年以來,年俗村在發展「年俗·年舍」精品民宿的基礎上,探索村集體入股、國有平台公司建設、社會資本參與運營的多元合作模式,共同打造「禾千院子」,建成後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20萬元以上。還復刻「年俗·年舍」成功經驗,探索「鎮村統籌、飛地抱團、共建共享」發展模式,由年俗村、毫照村共同出資250萬元,打造「耘舍」精品民宿。目前,「耘舍」和「禾千院子」民宿正在進行內部裝飾裝修。隨着川青鐵路的通車,兩大民宿正式開業後,必將點燃年俗村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我們依託年畫、年俗文化內涵,按照『黨支部+集體公司』模式成立年俗旅遊公司,從事民宿餐飲、休閒觀光、農業生產等24類經營項目,僅三年時間,村集體經濟收入就已經實現0到100萬元的突破。」年俗村黨支部副書記牟修軍說道。
記者了解到,去年以來,孝德鎮年俗村還利用地處綿竹市現代糧油園區核心區的優勢,對1500餘畝土地進行宜機化改造,小田變大田,新增耕地200餘畝,實現土地規模經營。目前,全村耕地3800餘畝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農業機械化率達100%,土地流轉2820畝,流轉率達74%;全村培育家庭農場、合作社等新型經營組織17家,夯實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基礎。
創新基層治理 打造鄉村治理新典範
新村建好了,產業發展起來了,如何開展鄉村治理,讓鄉村更和美?孝德鎮年俗村給出了答案。「硬」環境提升質量,「軟」環境豐富內涵,實現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
在硬環境方面,年俗村按照「政府投一點、企業讓一點、集體出一點、群眾籌一點、社會捐一點」模式,精準實施農村基礎設施「五網」提升工程,實現路、水、電、氣戶戶通和5G全覆蓋。還配齊黨群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休閒廣場等公共服務設施,提升公共服務能力。
在軟環境方面,依託黨建+網格,搭建「1+12+2+3」治理架構,發揮村級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將年俗村安置點劃為12個居民組團,每個組團設黨員旗手和網格長,聚焦「微服務、微管理」重點,每周組織1次組團院壩會,收集群眾意見,排查矛盾糾紛。每月召開1次村民議事會,共同議定組團反饋民生事項。每季度開展1次 「有事來協商·院壩協商」議事活動,圍繞村莊規劃、發展難題等尋求共識,以高效能治理「聚人心」。
與此同時,年俗村通過「行動+活動」、「清單+積分」的方式,深化村民自治,激發德治活力。積極探索開展「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誠信創建」三大評選行動,在村里招募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120餘名,推行公益服務,弘揚社會新風;組織「非遺推廣、節日慶祝、民俗表演」三大文藝活動,發揮特色群眾文藝隊伍作用,引導群眾向上向善;制定權力、自治、協助、證明、服務、積分「六類清單」,確保村幹部履職有依據、群眾辦事有指南;完善年俗村新時代實踐惠民超市,實行積分獎勵,推動「講究衛生、助人為樂、低碳環保」成為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的新共識。
接下來,孝德鎮年俗村將繼續以「千萬工程」為牽引,用金鑰匙打開美麗鄉村的大門,以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小切口」,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大事業」。(記者 張寶杉 通訊員 申梨 徐倫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