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搗碎、包裹……在河南信陽申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嫻熟地操作着機器,將艾草進行深加工,一根根艾條被裝進快遞箱,運往全國各地。
「別看這小小的艾草,全身都是寶哩!」正在車間忙碌的公司負責人熊林斌隨手抓起幾片艾葉,笑着說:「艾草不僅能藥用,還可以提煉精油用在美容產品上,市場需求高,種植效益好。」
目前,河南省羅山縣人工艾草種植面積1.7萬畝,干艾葉年產量1.7萬噸左右,涉及艾草種植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20餘家,艾草產業鏈條基本形成。
在羅山,一株株小艾草,經過規模化開發種植,精細化加工,已經成長為一個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
千年古寺,古艾傳承
10月25日,剛走進位於尤店老街的靈山艾文化園,記者就聞到一陣陣獨特的香氣。香氣的源頭,正是展廳裏一個個準備銷售的艾草產品。從傳統的艾草、艾絨、艾柱,到艾灸貼、艾草精油、艾草枕頭……在申艾公司的展廳內,靈山古艾產品琳琅滿目,僅用於艾灸的器具就有數十種。
「靈山艾,又稱靈山古艾,正是產自羅山縣靈山山腳。」公司負責人熊林斌介紹道,靈山豐沛的降水和充足的光照造就了靈山艾葉片寬厚多汁,香氣濃郁芬芳,揮髮油含量高的特點。
羅山縣南枕大別山,北依淮河水,與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故里蘄春縣同處大別山區,出產的野生艾葉品質與著名的「蘄艾」相當。本地居民自古以來一直保持着端午節插艾蒿,用艾驅蚊蟲、沐浴的習俗。
生長於佛教名山、千年古剎的靈山艾,因千百年來於山水間參禪悟道,仿佛多了幾分靈氣,靈在山水,靈在禪意,靈在自然,因此有「千里艾草,靈山最宜」的說法。
熊林斌是土生土長的羅山人,曾長年在外打拼,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資金。當看到家鄉獨有的艾草品種資源和厚重的文化資源,熊林斌心決定返鄉創業,挖掘艾草資源,帶領村民致富。
2017年,熊林斌創辦了信陽市申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專注艾草的種植、收割、收購、運輸、倉儲、加工、銷售、艾灸、研學等全產業鏈的研究開發和生產銷售,並註冊商標「靈山古艾」。
「公司+農戶+基地」,鼓起農戶「錢袋子」
深秋時節,走進申艾公司的艾草種植基地,旋耕機來回穿梭,清理地表雜物,平整栽種土地,田間地頭一派忙碌景象。
「我開旋耕機一天就能拿到150塊錢。」機械手李保明笑呵呵地說,每年冬至前後,艾草就會大規模種植,等到來年端午節左右收穫。
「我們利用崗坡地,不僅種植艾草,還套種桔梗、野菊花、杜仲、夏枯草等本地道地藥材。」熊林斌告訴記者,作為羅山第一批從事艾草產業的企業,他在2017年開始種植艾草,經過幾年的發展,種植規模現在已經達到6000畝,年產值達到7000多萬元。
艾草種植只是第一步,打開銷路才是致富關鍵。為了增加周邊農戶收入,公司通過採取「公司+農戶+基地」的模式,引導農戶與公司合作種植艾草,實現產、供、銷一條龍服務,農、工、商一體化的艾草產業發展格局。
以往山上不起眼的野草,變成了致富的「搖錢草」。隨着艾草的價值被不斷挖掘,當地不少農戶主動加入到種植艾草的行列中來。目前,申艾公司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艾草4000多畝,帶動農戶年產值達到3000多萬元,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
專利技術助力產業「破局」
在申艾公司所屬的大別山艾草綜合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除了滿牆的專利證書,一個個雞蛋形狀的玻璃瓶盛裝的棕色顆粒格外引人注目。熊林斌介紹,這些瓶子裏展示的是公司經過多年技術攻關選育的「靈山古艾1號」的種子,該品種產量突出、品質優良、藥效成分高,被認定為河南省道地藥材。
熊林斌坦言,雖然艾草產業規模較大,但產業組織「散、小、亂」的問題一直存在。多數企業仍以生產艾絨、艾條等粗加工低端產品為主,產品同質化嚴重,利潤空間小,缺乏市場競爭力。
2023年2月,申艾公司正式獲河南省科技廳認定,建設大別山艾草綜合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艾草精深加工為重點,主攻產品研發、機械智能製造、加工生產和銷售,助推艾草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目前中心已申請專利達16項,其中8項實用新型專利已獲授權。
據熊林斌介紹,多項專利技術加持下,「靈山古艾1號」與普通艾葉相比,在揮髮油、酸、燃燒熱值與醇溶性浸出物微量元素含量方面均有明顯優勢。
從田間地頭,到生產車間,再到消費市場,小小的一株艾草撬動了大產業,走出了鄉村振興特色之路。「下一步,我們將秉承『深耕艾草產業、服務健康中國』的企業使命,拓展產業鏈條,提升科技含量,以特色產業振興繪就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靈秀羅山,從『艾』出發。」熊林斌充滿信心堅定地說。(記者 郭延 通訊員 史笑妍 田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