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結果出來了嗎?情況怎麼樣?」
「不出張主任所料,早期肺癌」
「還好,不幸中的萬幸」
這段對話來自於王雲(化名)和她的老公。這已經是王雲做完手術後的第四天,術後病理結果出來顯示早期肺癌,屬於原位癌,局部伴有微浸潤癌。
王雲是一位職業經理人,日常工作比較繁忙。2個月前,扛不住家裏人的催促,她去醫院做了個全面的體檢,檢查結果卻讓她如墜深淵...
「左側乳腺癌變可能,右肺多髮結節」
王雲和家人一時接受不了,但她明白自怨自艾對病情並沒有幫助。輾轉幾家醫院就診,結論是乳腺癌屬於中期,局部有淋巴結擴散,手術後還需要進行其他的輔助治療,但多發的肺結節可能是早期肺癌,不能不管。只能先進行乳腺癌手術後,再進行肺癌手術,後續再進行其他的鞏固治療。
王雲心想:「還有手術的可能,並不是沒有治療的希望!」
王雲和家裏人抓緊時間先進行了保留乳頭乳暈的皮下腺體全切+前哨淋巴結活檢+腋窩淋巴結清掃術+補片聯合假體乳房植入術,術後恢復良好。
跨越千里的「雙向奔赴」
20天後,為了得到更好的治療,也為了能夠放心地把肺結節的問題處理好,在朋友的介紹下,她找到了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張百華教授,連夜從湖南飛到了深圳。
張百華教授(左二)手術
張百華教授考慮到她左側乳腺癌術後已經有20多天,有研究顯示,乳腺癌術後1月左右開始化療療效最佳,留給他們治療肺部結節的時間窗口很短,需要徹底切除肺部病變,同時也要確保患者能儘快康復,如期開始乳腺癌的後續治療。
在做完術前的檢查和評估後,張百華教授專門邀請乳腺MDT專家組進行討論,為王雲乳腺癌的後續治療量身定製了詳細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張百華教授說:「出於對腫瘤診治國家隊的信任,患者不遠千里來到深圳,作為醫生只有盡全力認真完成好手術,才是對患者信任最好的回饋。」
考慮到王雲肺部發現右肺上葉和右肺下葉兩處結節,尤其是右肺上葉結節位置偏深,如何在徹底切除結節與儘量保留肺組織之間達到平衡,十分考驗外科醫生的手術技巧。為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張百華教授帶領團隊,為患者進行肺部結節三維重建,結合患者的肺部解剖情況,制定了詳細的結節切除方案。
僅通過一個長約3cm的手術切口,巧妙地同時切除右肺上葉結節和下葉結節,術後病理證實為微浸潤性腺癌。
術後第一天王雲就可以下床四處活動,傷口沒有明顯疼痛不適,活動後也沒有氣短不適。目前,她正按計劃逐步恢復,並將在1-2周之內開始乳腺癌的後續治療。
張百華教授(中)和患者術後合影
加盟腫瘤診治國家隊胸外科
張百華教授2011年師從我國胸外科領軍人物、國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院長、深圳醫院黨委書記赫捷院士,是中國抗癌協會食管癌專委會青年委員、世界華人醫師協會胸部腫瘤專業委員會青委會副主任委員。今年7月11日,張百華教授任命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胸外科副主任,成為腫瘤診治國家隊的又一員「猛將」!
談及為什麼考慮來深圳,張百華教授說:「深圳是一個十分有活力和魅力的城市,近年來深圳市政府十分重視醫療衛生行業的發展,引進了很多優秀的醫療人才。來深圳腫瘤醫院,一是它背靠國家癌症中心,擁有多個國家級的平台,也擁有更多科研和學術交流的機會;二是深圳腫瘤醫院擁有一批非常厲害的同行專家,在這裏可以相互切磋『技藝』,共同成長。」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胸外科是深圳市醫療衛生「三名工程」赫捷院士胸部腫瘤創新團隊依託科室,借力北京總院胸外科開展工作,共享技術、人才等優質醫療資源。
經過6年多的發展,在首席專家赫捷院士、科室帶頭人胸外科主任于振濤教授的帶領下,胸外科已與國內21家醫院共建胸外科合作中心。依託赫捷院士胸部腫瘤創新團隊,胸外科在國際上率先推廣解剖性部分肺葉切除手術,在保證切緣充分的條件下較好地保持切割平面的舒展性,更有利於保留術後遠期肺功能。對於肺小結節手術,採用術前三位重建聯合術中單孔熒光腔鏡治療,精準切除靶病灶,單孔微創比例居國內領先和世界前列。張百華教授的加入讓深圳醫院胸外科這支「王牌軍」如虎添翼。(記者 林麗青 通訊員 鍾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