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廣西牢牢把握建好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這一戰略契機,以綠色金融、普惠金融、科技金融、數字金融、跨境金融「五個金融」為着力點,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2022年,廣西金融業增加值為1835億元,同比增長6.5%,對GDP貢獻率為15.4%;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6952億元,比上年多增648億元;佔全國比重為2.17%,比上年高0.16個百分點,佔比創歷史新高。
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樊新鴻在會上表示,廣西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低碳領域支持力度,大力推進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推出海洋碳匯、林業碳匯、茶園碳匯和生蚝養殖藍色碳匯等碳金融產品。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截至2023年6月底,「桂惠貸」累計投放7287億元,惠及超29萬戶市場主體,直接降低相關市場主體融資成本超139億元。
與此同時,加強資金保障,持續推動金融要素向科技創新領域傾斜。截至2023年5月末,區內銀行保險機構累計為科技型企業定製20餘個專屬金融產品。創新推動「整園授信」模式在南寧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落地,為園區企業、產業集群提供信貸支持,促進科技產業聚集。
在數字金融方面,優化完善「桂惠通」平台,累計發布金融產品800餘項,入駐金融機構111家,註冊企業數超25萬家,幫助企業獲得貸款超7500億元。推廣應用「桂信融」平台,覆蓋全區包括民營、中小微企業在內的所有商事主體信息,接入近8000個銀行服務網點,上線146個金融產品。
跨境金融創新推深向實
值得一提的是,廣西依託其作為面向東盟金融開放門戶的區位、平台和政策優勢,積極打造資金流動便利地,推動跨境金融發展取得積極成效。
深入開展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跨境人民幣雙向流動便利化等三項試點政策實現複製推廣,試點業務總金額超250億元,有效服務「兩國雙園」實體經濟,建立資金跨境自由流動新格局。實現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新管理模式,已落地16個QFLP基金,註冊資本17億美元,主要投向數字經濟、高端製造以及跨境供應鏈產業。有效實施跨境人民幣更高水平貿易投資便利化試點、優質企業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等本外幣便利化政策,實現了跨境人民幣結算優質企業的跨省共享互認。南寧、防城港數字人民幣試點正式啟動,本外幣合一銀行結算賬戶體系試點落地實施。連續3年編制發布全國首個區域性人民幣國際化報告《人民幣東盟國家使用報告》,推出全國首個面向東盟的物流金融指數,打造形成中國—東盟金融交流合作品牌。(記者 馨瑤 徐玉瑩)
頂圖:新聞發布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