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橋國際機場位於國家級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高劉街道北部,其名稱源自一個新橋地名,這個新橋位於高劉街道四沖村。
高劉街道與壽縣劉崗鎮相隔一條天河(屬於東淝河支流,是楚國廣塘遺蹟)。相傳,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張英衣錦還鄉路過此地,準備到張大廟(今柳塘村境內)查閱當地連環塘張氏宗譜。
張英本來與連環塘張氏「公柳塘崗祖塋」(見1888年《連環塘張氏宗譜》),但由於張英一脈遷居桐城後與連環塘張氏「昭穆失考,慶弔不通」,(見《明清大移民的見證——蓮花堂》一文)再加上當時民間「反清復明」觀念的影響,導致族人視張英為漢族敗類,連夜拆毀天河上的橋樑,並將宗譜由張大廟轉移到蓮花塘(今連環居委會駐地)。
張英望河興嘆,機靈的隨從用旗杆搭成一座便橋,保障了宰相通行。後來,張英命地方官在「旗杆壩」遺址修建一座新橋,造福百姓。
2006年4月19日,國家民航總局「民航函【2006】249號」批准位於高劉鎮的綜合推薦場址為「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場址。2007年10月15日,國務院、中央軍委「同意遷建合肥駱崗民用機場,新機場性質為國內幹線機場,場址位於合肥市肥西縣高劉鎮新橋村附近。新機場建成交付使用後,合肥駱崗機場關閉。」(國函【2007】107號)
新橋機場於2008年12月19日開工建設,2013年4月12日通過工程總驗收。2013年5月30日,駱崗機場關閉,新橋機場通航。2014年6月6日,省政府批准設立合肥空港經濟示範區。示範區東至南淝河水源保護區、南至滁河乾渠、西至瓦東乾渠、北至壽縣交界。規劃控制面積32.5平方公里。
示範區以合肥新橋國際機場為依託,打造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以航空運輸為依託的區域性航空物流基地,以航空器維修檢測為主導的航空運輸保障基地,形成助推合肥城市轉型跨越發展的戰略平台、帶動安徽省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攜手長三角、融入國際的空中門戶。
示範區分為三個功能板塊,分別為臨空產業區、門戶發展區、空港新市鎮。其中臨空高新技術產業區重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汽車高端零部件研發製造產業等;航空物流加工產業園重點發展航空物流、保稅物流、流通加工等。
核心產業發展方向主要有:航空運輸保障業、航空物流業、臨空高新技術產業、高端商貿休閒業;潛力產業:臨空生產性服務業、通用航空產業;其他產業:臨空現代農業。
新橋機場徵收高劉鎮土地7425畝 , 拆遷房屋91481平方米,搬遷居民631戶2125人。柳塘村東西柳塘郢;四沖村前後李崗、稻塘、李小郢;河東村格盾窪(小窪)、長田埂(大郢)、蘆塘、沙井沖、張芝麻圩、小郢、上下楊樓、小圩;陳橋村朱老郢、余壩、大樹;連環村西倉、西圩、大小南莊(前進、南郢)、平塘等自然莊被掩埋,從地圖上永久消失。
新橋機場是座4E級國際機場。國家發改委「發改基礎【2008】2933號」批准,新橋機場主體工程投資43億元,建設一條長3400米的跑道和一個使用面積11萬平方米的航站樓,「客運工程按照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100萬人次的需要設計,貨運、航空食品、航油等配套設施按照2015年需要建設。」 2040年旅客吞吐量2300萬人次,貨運49萬噸。(吳小黎 柏永 合肥經開區融媒體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