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盤錦市市長邢鵬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盤錦將扛牢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責任,以更高標準守護好遼河口大美濕地,走好綠色發展之路,把生態優勢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為子孫後代留下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本錢,努力把盤錦建成全國濕地保護利用的榜樣,為實現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提供堅實生態支撐。
盤錦地處遼河三角洲中心地帶,遼河以及大遼河、大凌河三條河流從這裏入海,河海交匯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浩瀚千里的生態濕地,孕育了「天下奇觀」紅海灘,盤錦被譽為「濕地之都」。盤錦濕地是全球重要鳥類遷徙通道、具有國際意義的物種搖籃。
近年來,盤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生態立市」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濕地保護管理和生態修復,全面提升全民保護濕地意識,切實增強濕地生態功能,自然濕地保護率由36.95%增加到57.27%;鳥類由2010年的283種增加至現在的304種,丹頂鶴、西太平洋斑海豹等野生動物達到477種。2021年盤錦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2022年獲批「國際濕地城市」,譜寫了新時代濕地與城市共生、共興、共融的華美樂章。
為完善保護體系,盤錦制定了《濕地保護條例》,編制盤錦市濕地保護總體規劃(2019-2025年)》。同時,將11處各類保護地整合優化為5處,並劃建濕地等13.88萬公頃,協同創建遼河口國家公園。
同時,為築牢生態屏障,盤錦舉全市之力統籌實施濕地保護修復系列工程,全面打響「退養還濕」攻堅戰,恢復濕地8.59萬畝,恢復自然岸線15.7公里,造就了全國最大「退養還濕」單體工程。並推進遼河流域(渾太水系)下游盤錦段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實施油田井場退出146口、濕地修復232公頃、河道修復24公里、岸堤修復64.29公里、土地整治41.84公頃,有效維護遼河口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
濕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如今成為了盤錦的「金山銀山」。探索推進濕地生態效益補償試點,受益農戶4759戶、耕地7.7萬畝;發展濕地生態產業,摸索出稻田養蟹、稻田養魚的立體生態種養殖模式,蘆葦板材產業蓬勃發展;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培育發展生態旅遊等綠色經濟,紅海灘成為國家旅遊品牌。(記者 王藝橋)
頂圖: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盤錦市市長邢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