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北京市朝陽香文化傳習所」正式開館,這是一個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傳播、體驗、培訓等功能於一體的特色公共文化空間,也是朝陽區首個由政府提供場地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運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今後將突出「公益惠民」屬性,展示香道、傳統插花、品茶、古琴等非遺藝術之美,並成為市民了解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公益講堂。
活動現場,香氣雅致、琴音裊裊,非遺項目古琴藝術傳承人楊青和他的弟子們共同獻上古琴曲《流水》。在制香工坊里,來自太月香學的講師楊晶冬、朝陽區非遺項目傳統插花傳承人張超為學員們講解制香、傳統插花知識,並帶着大家一起製作「平安香囊」、插花,氣氛十分活躍。
在傳習所的香文化主題博物館裏,關於香的產地分區、香料植物、香方、香具、關於香的詩詞文化等分類介紹和展示也一應俱全。走進中國書房體驗展廳,還能看到書畫、讀書、彈琴、對弈、飲茶等古香古色的佈置,香具、香料也隨處可見。
「北京市朝陽香文化傳習所」位於平房鄉朝陽北路80號院,總建築面積1286平方米,以朝陽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統香品製作技藝」為主,同時融合了古琴藝術、傳統插花、傳統醫藥等多個非遺項目內容,設置有香文化教室、制香工坊、小劇場、香文化主題博物館、中國書房體驗展廳、數字博物館、調飲實驗室等多個空間。傳習所採用預約制,免費對社會開放。
下一步,香文化傳習所將開設「社區一家親」非遺大課堂公益項目,包含免費公益講座、培訓、體驗課等常態化傳習課程、體驗活動,全年預計舉辦活動不少於100次,覆蓋人數每年不少於15000人次。市民們可通過「朝陽宣傳文化服務平台」關注預約自己感興趣的課程。此外,傳習所還可為中小學提供校外傳統文化實踐、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課程及研學活動。
「香文化傳習所秉持『公益惠民』宗旨,通過免費開放、展覽展示、參與體驗、技藝培訓等多種方式,讓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在內容和形式上更加多姿多彩,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非遺文化。」區宣傳文化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徐禎卿介紹。
未來,朝陽區還將逐步增加類似的非遺傳習所,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優質資源,把特色公共文化空間變成傳播非遺的重要平台,在延續歷史文脈的同時,為百姓帶來精神文化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記者 楊凌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