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隆湖,一顆鑲嵌在四川天府新區的明珠。
在興隆湖的東南面,矗立着一顆「藍寶石」——成都超算中心。建成投運一年多來,成都超算中心已部署學科計算軟件200餘個,服務量子生物信息系統等13個國家級課題項目,服務涵蓋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等30餘個領域。
以興隆湖為中心,環湖周邊還匯聚了跨尺度矢量光場時空調控驗證、電磁驅動聚變大科學裝置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39個,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基地22個,中科系等國家級科研院所25家,引育校院地協同創新平台62個......天府新區致力構建「創新策源」功能支撐下的綠色動力體系,不斷夯實城市戰略新支點,高位塑造內涵式發展的城市之力。環興隆湖佈局的成都科學城加速發展、提能升級,近年來累計引進重大項目270個、總投資超2700億元;新增新經濟企業4556家、獲評「准獨角獸」企業5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17家,累計達656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34家。
「一個城市組團就是一個產城融合的綜合功能區」,天府新區在成都科學城加速導入戰略科技力量、涵育科技產業之外,始終錨定總部經濟、文化創意等重點方向和特色領域,堅持以「建圈強鏈」的思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天府中央商務區、天府數字文創城等城市組團建設,將生產、生活、生態有機融合,引領城市發展方式轉變。
如今,天府總部商務區聚勢躍升。累計引進中國融通、日本神戶醫療等重大產業項目113個,培育億元稅收商務樓宇3個,總投資超2500億元;揭牌運行天府中央法務區綜合服務中心,落戶成都金融法庭等5個專業法庭,整體推進全國首個由省級層面主導的天府中央法務區建設。同時,啟動建設僅兩年的天府數字文創城已初見雛形,網絡視聽等產業領域一批重大項目正加快導入,以中意文化創新為重點的國際產能合作平台功能逐步顯現。
天府新區通過聚焦國家戰略和科技前沿,以聚集戰略科技力量為帶動,探索完善「研發+製造」「總部+基地」協同運行模式,着力構建科技創新「蓄能—釋能—賦能」的引力場域,依託現代產業體系的構建,鋪就了公園城市面向未來的硬核實力。
截止目前,天府新區累計引進培育世界和中國500強企業120餘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511餘家,集聚新經濟企業1.8萬餘家,新培育1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累計形成電子信息、汽車製造、數字經濟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新培育商務會展、現代金融、新能源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累計達到11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彰顯雙碳價值 引領未來之城綠色發展
2022年是天府新區「核心功能提升年」,旨在錨定方向標,把握「雙碳目標」引領下「建設公園城市」的統攬作用。
在天府新區,超過七成的土地是丘陵、湖泊、森林、濕地、農田,人與「山水林田湖城」形成生命共同體,構建起藍綠交織的生態本底和山水相依的城市意境。
2021年12月23日,「天府永興實驗室」正式揭牌。該實驗室依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共同建設,以「碳中和+」為核心,聚焦解決碳中和領域「卡脖子」問題,圍繞零碳能源、資源碳中和、地熱及碳匯三大研究方向,佈局8個前沿研究中心,組織開展重大科學問題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就在當月,天府新區獲批全國首個公園城市標準化綜合試點,要「形成公園城市標準化建設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此次獲批,意味着四川天府新區成為全國首個公園城市標準化綜合試點單位,公園城市建設進入標準化、規範化、科學化、精細化發展軌道。
事實上,通過四年的實踐探索,天府新區已形成了一系列可推廣、複製的公園城市研究成果:全國首設公園城市建設局,組建公園城市研究院和公園城市指數研究中心,建立總規劃師領銜的「5+10+N」專業技術支撐架構,創新「1436」公園城市建設總體思路,提出理想街區理念,設置理想街區推進工作機構,聯合中國規劃學會發佈全球首個公園城市指數框架、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和規劃建設白皮書,推動47項省市地方標準、30項團體標準立項編制,打造標準化示範場景,實現公園城市標準化試點可感可及......
興隆湖是天府新區公園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自它往北而望,約3800畝的鹿溪河生態區和約3450畝的天府公園與興隆湖由天府大道有機連接起來,河湖綠地成片狀展開,暈染出公園城市的藍綠圖景,將生態基底寫進了天府新區的城市基因之中。
天府新區,這座應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的國際化現代新區,在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力、經濟引領力、綜合承載力、區域協同帶動力上作出探索和示範,以其從「白紙繪圖」到「藍綠交織、產城融合」的蝶變,在公園城市的探索與實踐中不斷為「城市形態」「城市內涵」「城市價值」增添新的註腳。(記者 付莉莉)